今日資訊

不同階段,需要的保障大不同:定期壽險、終身壽險該買哪個?文中表格有解!

身為獨立財務顧問,在協助客戶做財務規劃時,深深感到理財要先理心,觀念的轉換比方法和工具來得重要。

相信每個人都能透過「覺察→猜想→實驗→反思」的思考脈絡,持續提昇財商,不再害怕理財與一大堆數字。

藉由遊戲、課程、讀書會和社群交流,相互學習、一同成長,陪伴大家找到合適自己的理財方式,讓正確的理財觀念與方法能落實到每個人生活之中,逐步改善財務狀況。

官方網站:http://fqexlab.com/
粉絲專頁:財商教育實驗室

壽險不需要買終身的其他原因
首先,我們需要的壽險保障不會一輩子都不變。在我們小的時候通常不需要壽險;結婚生子後,責任增加,會需要增加身故保障;當有一天小孩財務獨立、還完房貸,也沒有其他責任時,我們不再需要壽險了。

其次,在考慮買終身壽險的時候,常聽到的說辭是「繳費20年,不管什麼時候過世,都理賠100萬」,乍聽之下不錯,但千萬不要忽略通膨造成的影響。若通膨平均是2%,現在的100萬,20年後將剩不到67萬的價值,40年後將剩不到45萬的價值。千萬別忘記,未來的錢是比較不值錢的!

「定期壽險」最符合保障需求,但要注意…
前面舉例買定期壽險的A男,很明顯比B男及C男都還划算。但有一個重點,A男沒有把省下來的保險費花掉,而是拿去投資!若A男把差額保費都隨意花掉,到50歲時,他不僅沒有保障,也沒有資產。

至於投資可以有3%甚至是5%的報酬率嗎?以台股的歷史而言,從民國92年初到105年底,這14年的時間,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年化報酬率為9.07%;從民國92年6月底到105年底,這13.5年的時間,與台股走勢貼合的ETF—元大台灣50(0050)的年化報酬率為8.37%。
未來能持續有8%、9%的報酬嗎?不見得,但透過長期投資及資產配置,3%甚至是5%的報酬率是可以被期待的。

回歸保險的本質:移轉風險
每次攤開客戶的保單,總是看到終身壽險,甚至是還本型終身壽險,總覺得非常心痛。因為大家通常領著一般的薪水,過著節儉的生活,卻因為沒有深入研究金融商品,花了高保費,得到低保障卻不自知。保險法第一條即表明保險的意義在於保障不可預料或是不可抗力的事故(而非儲蓄或投資),這些事故不見得會發生,面對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情,錢花得愈少愈好。

若有壽險需求,應該買的是低保費且高保障的「定期壽險」,而非高保費卻低保障的「終身壽險」(除非是以最低保額當主約的情況),當然更不是更高保費卻更低保障的「還本型終身壽險」。

後記
我在星巴克撰寫這篇文章的同時,隔壁桌剛好是保險業務員在推銷還本型壽險。談話過程不斷強調:「要強迫儲蓄,要給自己一些壓力,才能有所成長」、「你的錢只是借給保險公司,沒用到保險公司會還你」、「萬一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再借出來用」…等等。
心中相當感慨,在寫文章呼籲定期險更合適一般民眾的同時,目睹旁邊有一隻正被屠宰的羔羊,卻無力拯救。希望這篇文章的讀者,在面對滔滔不絕的業務員及複雜的保險商品時,能有足夠的知識,做出聰明的決策。

本文獲「財商教育實驗室」授權轉載,原文:買對險種解決問題─壽險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