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為生活賺錢,就等於財富自由?有錢人告訴你:他們之所以繼續工作的理由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不用再為生活賺錢,就等於財富自由?有錢人告訴你:他們之所以繼續工作的理由

起步時總感覺目標十分遙遠,怎辦?

有 blog 友作股票投資起步大約一年多,但好像成績不算理想,留言間有點灰心。

Blog 友留言:
「在年多前開始自己的現金流計劃,錢大多放在股票巿場〈內銀〉,本金大約十萬左右吧。一年過後,開始檢討,發現回報十分低。初步原因十分可笑,是因為我的組合還有一大半還是現金,我在等好價才買入內銀的。加上我見在除淨後,我的組合也不會有我期望的回報〈4%〉,也覺得自己浪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值,我應該怎樣做才好?」

相信這位 blog 友所提出的這個問題,也是不少投資起步者經常遇見的情況。由於初起步階段,資金少、財務知識少、投資經驗少,模仿一眾投資大師的方法去進行投資,可能頭一兩年甚至幾年都沒見很大的成效,漸漸開始感到氣餒,甚至迷失。

長線的價值投資需要時間值作支持,長期有著不錯的回報才是關鍵。單單看單一年份的回報,再多或再少都沒多大意義。就算是股神的投資回報,如果你拿巴郡在 2008 年金融海嘯時的回報來看,也不見得很好,所以不用太擔心。話說回來,重點應該放到財務知識及投資概念之上,短短三兩句的留言,這位 blog 友給我的感覺是有點投資概念上的誤解。

第一是期望回報過低,留言中透露了他的期望年回報是4%;從長線投資來說,這不會是一個理想的回報。我不知道他為何有這樣的概念,可能以一般房地產投資租金回報率,又或者是部分股票的派息率之類。如果計入股息加上股價漲值,每年只希望得到 4%的回報的話,這只是足夠對抗通膨而已,不算是一個良好的投資回報。可能這位 blog 友會感到即使追求 4% 也十分吃力,但這正是自己不足的改進機會。先把目標定高一點,再檢討自己有何不足去達至這目標。

有關回報率,如果是股票,香港今天還在的績優股,如中電、港燈、匯控、長實、煤氣、新地等,由七十年代至今隨便都漲值了一百幾十倍,按四十年一百倍計,年回報大約12%。當然,過去的四十年不代表未來的四十年,所以就要靠財務知識了。重點是先要對目標回報率有概念,如果按4%投資四十年的話,大約只是三倍多,跟一百倍是風馬牛不相及。

第二是「死守現金,等待好價才入內銀」。如果這位blog友對內銀有興趣,相信最基本動作是對內銀有基本的分析及研究,亦對其價值有一定認知,當然對股票估值亦要有認識。過去一年,內銀的價值比價格可以說高出不少,主因是大行們及市場人士沒有停止過唱淡內銀的動作,唱淡的聲音說了十年,一直被說的壞帳問題到今天還在說。這樣的環境氣氛及內銀價格,還在等「好價」才入內銀,到底他的所謂「好價」是什麼價位呢?當然,這位 blog 友可能希望「低買高賣」,到股災時才出手,這是人人都希望做的動作,問題是到股災時又有多少人做到呢?

重點放到買賣差價處,何不買入股票當成儲蓄,一邊收息一邊繼續工作,開始錢滾錢的動作,股價高低又何須這麼在意呢?一直在等「好價」才買,然而市場出現「好價」也不知道,一直手持現金,最後又變得迷失

第三「除淨後回報變少」。只是一句說話,讓我估計這位 blog 友的投資概念又放在帳面值之上。相信他所計算的「回報」又是股價上的回報,所收到的股息都沒有被計算在內。其實「除淨」只是一個動作,是人為地把派股息的等值從股價中減去,對注重現金流的投資者來說,這個動作意義不大,為何我這樣說呢?

試想一個情況,買股票就是以做生意的角度去看問題,發現一間茶餐廳所做的生意不錯,你希望投資其中可以分享盈利成果,這間茶餐廳市值二百萬,分二十份,每份十萬,所以你買了一份。在這個情況之下,你應該關心什麼?為何你總是關心這間茶餐廳的市值變化呢?總是計算著市值高低而評估著你的年回報?這樣有意義嗎?若你是二十個股東或老闆之一,最重要是茶餐廳有盈利,有分紅,盈利一直增長,最好是一直增長到開分店,一變二、二變四之類。

「除淨」這個概念,就好像茶餐廳的大老闆說今年賺到錢,二十份股每份可以分三萬,所以茶餐廳就拿了六十萬出來分紅,如此茶餐廳就少了現金;再有股權轉讓時,為公平起見,總市值不應再定作二百萬,而是一百四十萬好了,股份買賣每份就變成七萬。這個市值,最大的意義可能是當股東要作股份買賣,或公司被清盤結算,又或者某富豪被人計算身家有多少之類。否則,不知道市值也沒有大關係,最重要是茶餐廳年年賺錢,股東們年年可以分紅。如果買賣股票的心態也能調整至做生意的心態,看事情的層面會不一樣,你將會發現這位blog 友所問的問題,本身有點問題。

投資路是漫長的,到達一個分岔口之前,好好整固自己的思維,再加以學習進步。不少人就是試兩下,發現沒多大成績,就放棄價值投資及長線投資,加入投機炒賣的刺激之路。因此,起初投資時出現的迷失,是最容易「出事」的路口,小心。

財務自由就等於退休了,不是這樣的嗎?

要多少身家才「夠數」〈即財務自由〉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人人不同,最重要是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擁有資產所產生的自由現金流已經足夠生活所需,即是「不用工作」。至於多少才算足夠生活所需,這個就因人而異了。另一個問題,是財務自由之後又如何?看到不少財務自由「得道之人」的一些故事,財務自由後,不用工作亦足夠生活所需,於是他們會打「風流工」、享受人生,甚至無所事事。

不少 blog 友對之甚為嚮往,但我認為這不是財務自由的最終目標,反之覺得這只是浪費人生。曾經在電台聽到兩位香港青年創業,建立 App 去完成影相後設計 T 恤,更到美國參加交流會。兩位青年本身已經顯示非常多的正能量,對理想的追求亦非常積極努力。他們形容在美國的交流會上,見到的是非常成功的上市公司高層,對他們的創作給予很多無私的建議,又介紹不同人士與他們交流;而最厲害的,是每一位所發出來的正能量,都比這兩位青年高出千百倍。

兩位年輕人覺得在這群人中他們十分渺小,這群人大多都是年紀輕輕,更有不少科技公司創辦人,而每一個都好像有很多要改變世界的目標,要全地球人過得更好的偉大理想。他們是否已經財務自由?我不知道,我想大多數都非常富有,為何還在工作呢?

有本書是 Donald Trump 與 Robert Kiyosaki 合著的,書名是 Why We Want You to be Rich,這本書一開始就說出一個事實,就是兩位作者早就財務自由了,但仍繼續工作。不難發現不少有錢人都是喜歡工作,工作與否跟財務自由沒有關係。每個人都有其喜歡做的事,財務自由了,在這個資本主義世界中就能自由地去過你喜歡的生活,不用再為生活而工作賺錢,當然可以一生無所事事。這是個人選擇,不過這有意思嗎?何不做點有益事,令自己生命過得更有意義。如果我追求的財務自由,是為了以後可以無所事事地過活,我寧願繼續現在的工作了。

延伸閱讀:投資和買菜一樣,得先會衡量菜價...要達財富自由,7步驟,一樣都不能少

書籍簡介:富腦袋與富習慣
作者:止凡
出版社:亮光文化
出版日期:2018/06/21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