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經濟學關於退休儲蓄的標準理論既清楚又簡單。基本上就是先計算出一個人餘生能賺多少錢以及退休後需要用多少錢,然後努力存夠錢以便退休後過著舒適的日子,同時又不致在退休前過度犧牲生活品質。
就理性的儲蓄觀而言,這當然是很好的原則,但若拿來探討人們的實際行為,便會遭遇兩個嚴重的問題。
第一,這個論點假定人們有能力解答複雜的數學問題,計算出需要儲蓄的金額。但若沒有一套很好的電腦軟體,即使是訓練有素的經濟學家也不容易找出答案。事實是我們沒看到幾個經濟學家(律師更是沒半個)認真嘗試過這件事(即使有軟體可以輔助)。
這套論點還有一個問題:它假定人們有足夠的意志力能將計畫付諸實現。依據此標準理論,人們會為了能在佛羅里達集合公寓安享晚年乖乖存錢,過程中絕不會為了時髦的跑車或旅行而動搖。簡而言之,這套理論只適用於經濟人,而非一般人。
存多少錢才夠?
這個問題既複雜又富爭議性,答案因不同的國家而異。首先, 就連經濟學家都無法就這一點達成共識,因為他們對退休後應該有多少收入存在歧見。有些經濟學家認為退休後的收入應至少與工作時相當,因為退休後有機會從事耗時又花錢的活動,如旅遊;此外還要考量醫療支出的增加。但也有人認為退休人士可以善用時間過較儉省的生活:不用再花錢買上班服裝,有時間審慎購物,在家煮飯,還能利用各種老人優惠。
在這項爭議上我們沒有強烈的立場,但認為有幾點值得考量。第一,退休金存得太少所要付出的成本,顯然遠高於存太多錢。存太多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提早退休、打高爾夫、到歐洲旅行、寵壞孫子。相較之下,因應相反的問題則非常不愉快。第二,我們可以確定,這個社會上有些人絕對是存太少──包括那些完全沒有加入退休計畫的人,以及40歲以後儲蓄比例很低的人。這些人顯然需要一點推力。
很多人自承「應該」多存一些(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有多誠懇)。一項研究發現,參加401(k)的人有68%自認儲蓄比例「太低」,31%認為「還可以」,只有1%的人認為「太高」。經濟學家通常不看重這類意見──他們的說法也不是完全沒道理。人們本來就經常會說「應該」從事各種有意義的事──注重飲食、運動、多陪陪孩子──但觀其行還是比聽其言要準確得多。
那些自承應該多存錢的人終究沒幾人真正在行為上有所改變,但人們所說的話也不是毫無意義或道理。很多人矢言明年要少吃多動,但很少人的願望是明年多抽點菸或多看幾齣連續劇。在我們看來,「我應該多存錢(或減肥、運動)」意味著:如果有方法可以幫助人們達到這些目標,他們是不會排斥的。換句話說,他們可以接受適度的推力, 甚至可能心存感激。
自動儲蓄
一個明顯的做法是改變預設規則。現在的預設規則是不加入;你必須有一些動作才能加入退休計畫。勞工第一次取得加入的資格時(可能是就業之後),通常會拿到一份表格。想要加入的人必須決定要提撥多少、退休金的投資要如何配置。填寫這些表格有些麻煩,因此很多人就把它擱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