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我不是唯一一位小氣理財顧問,鼓吹別人要花的比賺的少,其實很多理財有術的人都有這種觀念。事實上,部分社會大眾還滿厭煩我們這種人。在我看過的喜劇節目中,不時會有個一臉蠢樣的理財顧問拿著超大的計算機,一邊跑來跑去,一邊大喊:「時間就是金錢!」
這點我可以接受。我當然知道控制開銷有多難。就跟大家一樣,當我在北海工作、賺到一點錢後,購入的第一項東西當然就是車子!那是一輛歐寶休旅車,放假開車出去拍鳥類時,還可以睡在車上。調到蘇格蘭後,我的購物慾繼續增加,買下一輛福特野馬 V8,完全符合油田暴發戶的形象。當時英國市場上,這是唯一一輛右駕的美國肌肉車。現在,我沒有車子,偶爾會開我太太的 TOYOTA Prius 油電混合車,由此可以看得出時代已經變了!
如果你很年輕,好不容易賺到一桶金,當然會把它花掉,這我可以理解。然而,如果你沒什麼錢,卻還是想買很高檔的東西,怎麼辦?該不該借錢消費,也就是說,花的比賺的多?
我大力呼籲每位年輕人,千萬別這麼做。這條路絕對會通往財務牢籠,而不是財務自由。
限制自己賺多少就花多少,看似得戒絕許多生活享受,但事實並非如此,你做的只是延遲享樂。當下,你可能會覺得自己被剝奪了各種享樂,但這是為了將來能得到更大的回報。
這是學習的過程。小寶寶不懂得怎麼延遲享樂,只要覺得餓了,就想馬上食。即使你保證到時候,他可以玩「兩輛」拖車,而不是一輛,你也不能要一個2歲的幼兒現在把玩具拖車拿走、放到這裡、等他4歲後再玩。試試看這麼說會發生什麼事,你就會懂我的意思了。
儘管如此,等年紀大一點後,我們就會學到要控制自己的需求,延後獲得回報和享樂。這得煞費苦心、下功夫才學得會,如領到獎金時,盡量別把錢馬上花掉,要先存到銀行、別動它。存了一些資本後,就可以拿來投資,再觀察它有沒有增長。我曾遇過能延後享樂的人,也遇過辦不到的。我的經驗是,比起無法等待的人,能等待且存下錢的人,最後會買到更多好東西。
就像我說的,我並不是唯一有存錢、少花錢觀念的人。薇琪.魯賓(Vicki Robin)與喬.杜明桂(Joe Dominguez)合著的《富足人生》,十分啟發人心,內容包含的9 個步驟,能「把你的人際關係變成錢」。史戴西.強生(Stacy Johnson)著的《七天還你財務自由》,有完整、能逐步實踐的計畫,幫人擺脫債務、鞏固財務自由。
我自己的經驗就可以驗證強生的理念,但他用了205種省錢方式,我覺得有點誇張,而且大部分的點子都還是大多數人本來就會做的事,像是討價還價、時常保養車子。因此,我總結出簡易的13項步驟指南:
(編按:以下僅節錄10項)
把錢留住的方法,你只要會一、兩種就夠
1. 清單購物,抓住折扣。
去超市時,一定要列購物清單,而且只買清單上的東西。此外,還要抓住特價的機會,但只買能夠存放,且將來無論如何都必須買的東西。千萬別單單因為糖果在特價就買一盒,但如果你慣用的洗衣粉今天買二送一,就可以多買幾盒來囤放。
2. 現在多付一點,將來可以省一點。
便宜不見得總是好的,有品質的東西可以用得比較久,所以長期算下來能省比較多。舉例來說,便宜又好看的平底鍋看似可以購入,但如果下個月就因為鐵弗龍塗層剝落,得把它丟掉,這樣根本不划算。高品質的食物或有機食品對身體比較好,那就現在多花點錢,省下將來的醫藥費!
3. 買二手貨,復古又環保。
「再利用」是古老的智慧建言。要購物的話,何不支持二手義賣,到二手店之類的商家購買?
整修過的舊家具別具特色,再利用也很環保。嬰幼兒用品和兒童服飾,通常有免費的可拿,而且當你的孩子長大後,不需要了,還可以把它們繼續轉送給需要的人。
別因使用往生者的遺物而感到彆扭,用父母或祖父母的舊碗盤、餐具、手錶和飾品,都是應該的。這些古董有豐富的歷史,而且用家人的東西就是表達對他們的尊敬與紀念。我這一生從來沒自己花錢買過手機,有幾支是人家送我的。
我現在的丹麥手機 Doro PhoneEasy 605,是我母親2012 年過世時,從她遺物中挑出來的。我把手機裝上本地的 SIM 卡後,不時加值,開開心心的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