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聯合理財網》及《Yahoo奇摩》專欄作家與自由媒體工作者,擔任多家財經與醫療保健雜誌、手機APP新聞台的特約撰述,並從事相關文章與書籍的寫作。著有《聰明使用信用卡》、《理財專員不告訴你的40件事》、《好險,你一定要知道的保險知識》以及《聰明買對健康險》共13本書。
臉書粉絲專頁: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特別是當保戶沒有在保單預定利率在4%或5%以上時,就及早購買這一類的保單,恐怕也很難會有「保費便宜到非常明顯而驚人」的感覺。
選擇二:增額終身壽險
當然,如果保戶想要在不增加保費支出的前提下增加保額,也可以選擇「直接購買增額終身壽險」這一條路。買這種保單的好處是:完全不需要保戶提出申請(當然也不用出示「健康聲明書」),就自動提高保戶的每年保障金額。
至於增額的標準,則視各家保險公司的不同保單而定。有的是從頭到尾按同一比率單利或複利遞增(例如從第一年開始,每年2%單利或複利增加);有的則是依照「繳費期間」與「繳費期滿」,而有不同的增額標準(例如繳費期間是按每年2%單利增加;繳費期滿後則按1.5%複利增加)。
購買這類保單最大的問題,在於它的保費並不便宜。以同一家壽險公司的保單為例,假設有保額增加選擇權(每5年增加20%)的平準型終身壽險,以及增額型終身壽險(第20年保額為期初的3.82倍),在第20年時保額相同,平準型終身壽險的期初年繳保費,仍然比增額型終身壽險還要便宜非常多(見下表二),且保戶在期初,就立刻可以享有比增額終身壽險更高的保障。
表二、以25歲女性為例,有保額增加選擇權的平準型終身壽險,與增額終身壽險的年繳保費比較:
資料來源:保發中心商品資料庫
說明:以上兩張保單,均為同一家保險公司的終身壽險,且繳費期間均為20年
圖片放大
選擇三:提供「無理賠自動增額」機制的保單
這樣的設計通常是以健康險為主,且是以「日額給付型」的定期或終身醫療險為主。所謂的「無理賠自動增額」,就是當保戶連續幾年(例如2、3或5年)沒有請理相關保險金時,下一次保戶在申請醫療理賠金時,就可以提高給付金額。 但值得注意的「玄機」是:有關「無理賠自動增額」的定義,有的要連續幾年無理賠,才能在「隔年」提供此一優惠,且增額也會採取「逐年調高」的方式;但有的則只有固定的增額比率(例如每3年無理賠,給付自動增加10%)。
從以上分析可以發現,以上3種「保戶無須增加保費,就可以增加保障金額」的方法,似乎都不是100%地完美無缺。因此,對於預算不多的小資族來說,最佳的解決方案仍然是:「捨棄保費昂貴的終身壽險,並改用保費便宜的定期壽險或意外險『一次做足保障』」。
因為以同樣保額為例,定期壽險的年繳保費,大約只有終身壽險的1/10而已,絕對可以在需要拉高保額的年紀,用非常低廉的保費,一次購足應有的壽險,甚至是健康險的保障。
註1:名詞解釋─自然費率與平準費率
簡單來說,所謂「平準費率」就是從第一期繳費開始,到最後一期,金額都是一樣的;「自然費率」,則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高。有些保單是「每年遞增」,有的則是「每5年遞增」。
註2:名詞解釋─保單責任準備金與預定利率
所謂「保單責任準備金」是監理機關,為了讓每一位保戶未來都能拿到保險理賠的設計。而決定保險公司責任準備金的多寡,則是依照監理單位所訂定的「責任準備金率」。
舉例來說,如果監理機關設定的責任準備金利率是2.5%,代表保險公司每收100元的保費,要提存97.5元的責任準備,只有2.5元是保險公司自行運用及投資。一旦責任準備金提存率越小,代表保險公司的提存壓力越高。
至於保單的「預定利率」,則是保險公司用來向保戶「收取保費」的依據。如果未來保險公司承諾給付100元理賠金,同樣以預定利率2.5%為例,代表保戶只需要繳交97.5元的保費。
因此,預定利率越低,表示保戶要繳交的保費越貴。只不過,保單責任準備金率與預定利率,卻不一定完全相同。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所推出的保單,其預定利率會等於或小於責任準備金率,以免會有責任準備金提存不足的問題。
作者簡介_李雪雯
現任《聯合理財網》及《Yahoo奇摩》專欄作家與自由媒體工作者,擔任多家財經與醫療保健雜誌、手機APP新聞台的特約撰述,並從事相關文章與書籍的寫作。著有《聰明使用信用卡》、《理財專員不告訴你的40件事》、《好險,你一定要知道的保險知識》、《聰明買對健康險》以及《錢難賺,退休金別亂擺》等14本書。
臉書粉絲專頁: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