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以近年來壽險業者推出的長期照護險(以下簡稱長照險)為例,主要是依據生理和認知功能的「狀態」(符合巴氏量表六項中的三項以上)來理賠。此後,業者又推出長照險變形商品類長照險、殘扶險,前者以「傷病」(如帕金森氏症、頭部重創)來判斷;後者則以符合「殘廢等級與給付比例表」所列的殘廢等級,做為給付依據。
事實上,就連合庫銀推出「幸福滿袋」之際,也與南山人壽共同推出「樂活三寶」三種可搭配年金、長照、醫療等險種的保險方案,搶攻30歲以上的客戶。合庫金控董事長廖燦昌表示,等這些客戶65歲,可考慮直接銜接以房養老專案。
既然同是應「養老照護」而生的商品,想為退休或高齡生活做更充足規畫者應如何選擇、判斷?所有專家都異口同聲建議:除不動產,仍要有易變現的資產。
顯而易見的,「以房養老」適合有房產、現金少,或未打算讓子女繼承名下房產的中高齡人士。但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提醒,若房屋並非位於大都會區、價格較抗跌的地段,可貸款成數低,換出來的現金不夠高,再加計老人得自行負擔利息、房屋稅和土增稅等稅金,民眾仍要估算:是否足以成為照護老年生活的資金?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也建議,以房養老的投資不宜占整體資產五成以上,最好維持一定比重的流動性資產。
但她提到,有一種退休族,退休後到大台北以外區域定居,房產占整體資產比重三成以下,但手中現金部位較高者,相對於以房養老、長照險等保險商品可能更適合,每人可依此原則,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老年財務規畫。
【延伸閱讀】挑商業型「以房養老」,房子地段好才有利
●商品:以房養老
1.公益型
‧目標族群:65歲以上、持有房產的老人
‧模式:將房產抵押給政府,每月由政府發放一定金額的年金
‧適合對象:須單身、無子女和法定繼承人、抵押房產價格不得超過中低收入戶不動產價格上限(876萬元)等(限制條件多)
‧承辦業者:土地銀行
‧缺點:條件太過嚴苛,導致目前無人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