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臉書發文,都是景氣指標

這個團隊靠大數據買股 績效贏大盤

貝萊德找火箭專家、Google語言學家組團隊,算出隱形績優股, 他們擅長追蹤數位足跡,競爭對手不是華爾街,而是矽谷科技公司。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挖真相,釐清網民假話輪廓

傳統判斷景氣好壞的方式,是看失業率、油價漲跌、零售指數,甚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等,但在沈宇青眼中,這都屬於「過去式」,只能看出「what people 『did』」,無法判斷未來將發生什麼。

但Google上的搜尋關鍵字,代表著人們「即將」採取的動作。沈宇青指出,這種根據搜尋關鍵字分析產生的消費行為統計數據,往往領先官方經濟成長數據兩週以上。就連臉書、推特等網站上看似與企業等無關的抱怨文,其實也隱藏著一家公司前景好壞的訊號。

他們會蒐集上市櫃公司員工在網路上的言論,從中分析高層領導、薪酬福利、升遷機會、工作與生活平衡等因子,綜合成「開心指數」。 指數越高代表該公司向心力越強,士氣越高昂,因為他們認為:「快樂的乳牛產量高。」

這樣的資訊,光靠傳統的公司訪談、採訪執行長、財務長,或一年一度的員工滿意度調查,是根本挖掘不出來的。但在社群網站上,「就算說假話,我們也可以透過其他人與之的水平互動,及長時間的垂直追蹤,交叉比對出真實的輪廓,」沈宇青說。

運用大數據做計量經濟投資模型不是新鮮事,二○○七年以前華爾街就已經有不少公司投入,甚至完全以量化分析方式取代傳統模型,總體資金規模超過兩兆美元。然而在金融海嘯來襲,造成「量化破滅」(Quant blow-ups),整個量化投資產業名聲受到重創,大部分公司為了縮減成本而裁撤相關的研究部門,就連貝萊德一度也評估是否要繼續下去。

養團隊,計算模型隨時調整

然而做為全球最大、管理資產高達四兆五千億美元的公司,貝萊德比別人更有本錢投資未來。當海嘯過後景氣復甦,其他公司選擇外包給IBM的超級電腦華生,或是像賽仕(SAS)這樣的專業數據分析公司,用以節省成本,只有貝萊德不只自己養研發團隊,還讓這個團隊管理高達八百五十七億美元的資產。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