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寫給台灣大媽看的...上市櫃公司去年獲利創歷史新高,為何台股今年跌跌不休?

數字很冷冽,卻能反應市場的榮枯興衰。思考很無趣,卻能掌握標趨勢的起伏轉折,歡迎一起加入dolin66數字與思考的遊戲時間,一同探討房地產、股票乃至於其他社會及經濟議題,表象背後的潛在趨勢。
股市基金
攝影:賴建宏/商業周刊
圖片放大

台股在7月27日出現今年第四度單日跌逾200點窘況,媒體報導應是外部因素,包含預期美國升息造成外資陸續將資金撤出、陸股也大跌讓國際資金擔憂整個亞股陷入系統性的風險...

先不論上述「外部因素」是不是主因,在去年12月份的一篇文章中,我其實已經看到台股今年「由多轉空」的趨勢。寫文章當時,不可能預知陸股會這樣暴起暴落,也不會先知道希臘會走向如同冰島般倒帳的地步。我看到的,是更重要的趨勢。

股票市場的漲跌,與上市櫃公司獲利表現息息相關,雖然民國103年上市櫃公司獲利狀況再創歷史新高,但其年增率卻下滑到只剩個位數字,這代表著台灣上市櫃公司的獲利成長已經瀕臨天花板的極限。

再加上台灣上市櫃公司的好表現依舊來自於iPhone6系列的熱賣,及世界景氣好轉後營收的成長,其實並沒有太多技術上的重大創新、沒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新品牌出現,更不見經營模式的重大變革。當世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時,由盛轉衰的獲利結果其實顯而易見。

再者,外資一直是台股102及103年走勢亮麗的重要支柱,然而隨著美國經濟的好轉,從2008年開始的量化寬鬆也在2014年劃下句點,這些動作都說明美國的貨幣政策正在由寬鬆轉為正常化,2015年美國很有可能將開啟「升息循環」,這將使這幾年在新興國家流竄的資金開始流回美國,少了資金的股市就像擱淺的船一樣,本就不太可能再有多麼亮眼的表現。

許多時候,重要的趨勢往往相當幽微而不容易被察覺,我們很容易放大了單一事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卻忽略潛藏在陰影中更重要的推力。台灣出口總值的持續下跌,反映了台灣產業競爭力依舊疲弱,美國聯準會預告今年必然升息的動作,也持續強化資金外流的趨勢,我無法預知何時才是台灣股票市場的低點,但可以肯定絕對不是現在。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