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品屋好美...有陷阱,下手前先問基地大小,才不會買到「走鐘屋」

說起買房子,你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與其被恐懼和貪婪淹沒,不如學會看屋和議價技巧,理性評估。人氣講師邱愛莉分享看屋、議價技巧與理財心法,幫你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買屋夢想。

2018年新書《小資族大翻身》甫出版即榮登暢銷榜,無私分享8年從20萬滾出資產4000萬的賺錢筆記。

來源:woodleywonderworks@flickr,CC BY 2.0
圖片放大

這幾年我常有一種經驗:某建案預售時到接待中心參觀,看到模型、樣品屋的外觀示意圖,覺得很漂亮,有點心動;幾年後等房子蓋好,再經過時,發現原來這是之前預售時曾參觀過的建案,當下心裡 murmur:「原來蓋起來是這樣啊!感覺還好啊,還好當時沒買!」當然,有時也會遇到一些房子蓋起來比當初預售想像得更漂亮,蓋得很有質感。仔細比較這兩種建案的差異,除了建材之外,原來基地大小也影響社區質感甚大,怎麼說呢?

由於都會區的土地越來越難求,尤其是市中心,預售屋和新成屋的基地面積有越來越小的趨勢。以台北市大安、信義、中正、中山區為例,在目前約六十幾個銷售中建案裡,基地面積小於 100 坪的高達 1/3,如果把基地面積 100~200 坪的也計算進去,則超過半數都是小基地建案,最小的甚至只有 40 幾坪,相當於一棟雙拼公寓的基地(甚至更小)重新打掉蓋房子。注意喔!這是基地面積,在建蔽率與基地退縮等限制下,每層樓地板面積會更小,當權狀 20 餘坪的住宅也只能做到一層一戶時,七層樓的建案只有七戶,基本上就是屋齡較新的電梯華廈。

有的人喜歡戶數單純,可是戶數越少,分攤的管理費就越高。我有朋友住的大樓不到 30 戶,不僅管理費高,光大樓的共用電費,每一戶每月要分攤的金額就接近一千元。因為基地小,社區沒什麼公設,但在分攤逃生梯、梯廳的面積後,公設比仍高達 35%,若不是位在精華地段,且是小坪數、低總價的新房子,真的會覺得很心痛。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