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都住在台北,房價會跌才有鬼

財經新聞天天有,政府常常放利多,約翰之聲為你解讀這些消息背後看不到的「真相」。

柏老指出,推陳出新的新式貸款花招,恐怕才是房市真正泡沫主因。數據顯示,以次貸為首的非傳統型房貸比例,在2005到2006年間從零暴增為超過三成,房價持續上揚成為這些劣質房貸的唯一救贖,但天不從人願,最終房價隨著這些貸款一同瓦解。由此可見,監管機制對於房價的影響遠大於貨幣政策。

和其他國家相較,在20個主要工業國家中,有11國採取比美國更為緊縮的貨幣政策,但它們全都有著比美國更大的房地泡沫。這顯示利率和房價關連似乎不甚明確。對此,柏老提出個人見解,他援引自身理論「全球儲蓄氾濫」的概念(資金轉移)。大量出口創匯的新興國家資金重新回流入超國,並推升資產價格。

上面的內容簡單說有兩個重點:

1、資金成本低利率是反映景氣不好,因為企業不想借錢,所以銀行搞出許多花招來消化多餘資金,鼓勵民眾借錢炒房。有問題的是銀行業務,不是低利率本身。因為央行不是只管房價,經濟成長不好,陷入通縮更為可怕。而當通縮形成,的確就會像日本一樣房價就大跌,但同樣的失落的十年也隨著而來。

2、當錢太多,資金需要去處,當企業獲利不好,資金自然就會流向最保值的投資商品,而美國不論政經環境都是全球數一數二,不斷吸引人口進駐,提供房地產最佳基本面,資金自然青睞。這例子,如果把主詞換成台北,也同樣適用。

但要問的是:為什麼只在台北?城鄉差距的擴大,造就台北的高房價,執政者不改變,究竟是為了全民的利益,而是自己的利益?

以上所述,是對高房價背後的社經現象進一步闡釋,因為錯誤的解讀只會引來更多錯誤的應對措施,希望更多網友來共同討論。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