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存股」最可怕的誤解:股市可以代替銀行定存

專業投資人,不定期在各財經媒體發表專欄文章。深耕財報投資領域,堅持不看盤是投資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出身於散戶,瞭解散戶常見的投資問題,透過教學互動的過程持續推廣投資理念。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sardine/
Blog部落格:https://stocksardine.com/

著作:《明牌藏在財報裡》、《不看盤投資術》、《ETF大贏家》

(攝影:賴建宏/商業周刊)
圖片放大

主流的投資商品或投資行為,會隨著時代潮流一直在變。其中股市投資,從以往的「選股」到近年的「存股」,有一個特點是,用「存股」這個行為,當作累積資金部位的過程。不論媒體或所謂投資專家,鼓吹「存股」的好處,不外乎持續買進好的股票,報酬會比只是把錢放在銀行更好。

「存」這個字眼有累積的意味存在。就實務而言,證券投資本來就不是一次到位的過程,是透過時間累積資金,再反覆購買標的、提高部位的過程。也就是說「 存股 」一直存在,只是現在似乎成了一個專有名詞。

這個聽起來跟定存有點類似的說法,似乎模糊了「股市投資」與「銀行定存」的界線,許多保守的投資人紛紛探詢如何「存對股」,坊間也紛紛的推出各種報導或課程吸引投資人的注意力。

這讓我有點懷疑,這群保守的投資人真的知道自己在幹嘛嗎?會不會有如連動債一樣,因不滿於定存的低利率而陷入了理專的話術當中,最後為了多賺一點報酬率卻虧掉了多數的資金。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慮呢?主要是近期遇到許多的投資朋友紛紛在探詢「存股」的技巧,但卻始終沒搞清楚自己要什麼?是想要投資高殖利率個股創造現金流?還是投資營運規模成長性個股來追逐潛在資本報酬?概念不同、風險不同,選股技巧自然也不同。但最終都被簡化成一個概念「 存股 = 類定存 = 低風險且報酬優於銀行定存」

我們不能說「存股」投資不好,基本上我們樂見於投資人將資金投入股市當中,分享企業經營的成果,卻不樂見投資人在懵懵懂懂的情況下,誤以為只要換個作法,股市就變成低風險的定存場所。股市有風險而且風險不低,資本的回報也不如定存穩定可靠,短線可能會有價格波動的風險,也就是所謂的「賺了股息賠了價差」,長線則可能出現企業經營衰退造成價值滑落的情況。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