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泡沫?不!台灣正經歷第4次工業革命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摘要
AI相關類股飆漲,部分投資人認為AI是新一輪的泡沫,但隨著AI的發展趨勢愈加明朗,這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而台灣更是當中的關鍵。

就台股歷年表現來看,1990年2月12日,台股盤中來到當時波段的高點1萬2,682點,之後台股每次碰到萬點,都慘遭崩盤,直到2020年7月才正式突破這個重要關卡,隨後台股勢如破竹地往1萬8,000點邁進。

到了2022年,由於俄烏戰爭,通膨嚴重,美國暴力升息,台股連跌10個月,拉測試1萬2,682點,並獲得止穩。之後隨著人工智慧(AI)產業浪潮崛起,台股半導體產業恭逢其時,引領台股站上2萬點整數關卡。這次台股突破2萬點後,居然屹立不墜,關鍵在台股受AI概念股和高股息ETF的驅動。投資人認為,AI是未來發展趨勢,就投資更多資金到AI相關股票,其中台積電(2330)表現優異,撐高加權指數。另外,投資新手瘋狂認購高股息ETF,也讓資金源源不絕地流向股市。原本2萬點是台股的天花板,現在變成地板。

這幾年來AI迎來爆發性成長,顛覆傳統的科技產業,在全球資本市場的相關科技股,股價漲勢更是無法想像——輝達(NVIDIA)股價在1年半內飆漲7倍多,超微(AMD)和美超微(Supermicro)的股價更是一飛沖天。到現在還認為AI會泡沫的,顯然完全不知道,我們正在經歷第4次工業革命(詳見表1)。

第1次工業革命約於1760年代興起,持續到1830年代左右。1769年英國人瓦特(James Watt)改良蒸汽機之後,用機器取代獸力和手工勞動,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煤炭是當時最重要的能源,紡織是當時最具代表的產業,也催生蒸汽火車與輪船。

第2次工業革命是在1870年至1914年間,其中西歐和美國以及1870年後的日本,工業得到快速發展。第2次工業革命以電力和內燃機的大規模應用為代表,讓工業進入電器化。用石油作為主要能源,從此進入了「石油時代」。此時內燃機的發明,開創了內燃機和燃油輪船、汽車的舞臺,當時化學、電器、石油和鋼鐵行業等領域都有巨大的創新。

第3次工業革命是20世紀中末期的信息技術革命,是隨著網路技術大規模應用應運而生,電腦的發明和網路通訊的發達,帶動資通訊產業篷勃發展;隨著電腦與IT產業的逐步發展,實現了生產流程自動化的目標,稱為「IT自動化生產」。

台灣在第3次工業革命開始發光發熱,當時台灣和美國一樣,科技公司紛紛成立,成為美國高科技公司的代工廠或供應鏈,科技企業也搭上這一波浪潮快速成長,公司紛紛掛牌上市,當時吸引一批優秀的理工學生投入此產業,網路電子科技新貴是人人稱羨的行業。

1980年,台灣首家半導體公司聯電(2303)成立。1987年台積電成立,由台積電首創的晶圓代工模式帶動封裝、設計,為台灣半導體奠定良好基礎。除了半導體產業,個人電腦和筆記型電腦,在1990年到2000年也蓬勃發展,帶動台灣科技產業黃金年代,也奠定了台灣代工王國美譽,當年廣達(2382)、宏碁(2353)、華碩(2357)、仁寶(2324),更是包辦全球9成以上筆記型電腦代工生意。

除了大企業,台灣的中小企業主的戰鬥力也十分強大,提著一只皮箱就敢到海外去找訂單,有企圖心的年輕人都希望靠創業一展鴻圖。

1990年代電子產業崛起,提供創業的溫床。有企圖心的年輕人,在美系和日系公司待了幾年,練就一身功夫,就出來開公司。有些是海歸派的年輕人,在歐美先進國家,接受高等教育,滿腔熱血回台創業。他們大多從事零組件的製造,由於善於製造和管理,公司的業績蒸蒸日上。

AI領域的最終發展
將是建立人形機器人

這一次是第4次工業革命,新興科技帶動人工智慧、機器人學、物聯網(IoT)、自動駕駛汽車、3D列印、量子電腦和奈米科技等產業。第4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AI,「凡事皆AI」是可預見的未來,它即將深遠地影響全球各地的政府、經濟和企業,我們絕不該低估未來會發生的巨變。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在今年3月的GTC大會中展出AI機器人,他認為AI領域最終的發展就是建立人形機器人,因此,輝達正在匯集全球關鍵技術,打造AI人形機器人的軟硬體平台,包括電腦系統、生成式AI「Project GR00T」等。

台灣是科技島,也是AI島,在第4次工業革命中,一定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國際上3大AI公司的創辦人——輝達的黃仁勳、超微的蘇姿丰、美超微的梁見後,都是台裔美籍,和台灣的連結頗深。這3大公司的幕後推手,就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

很多人擔心,目前的AI熱潮與2000年網路泡沫相似,會不會再形成泡沫化?歷史不會重演,但常有跡可循。AI是一場革命,在生產力方面帶來巨大效益,充分應用AI的公司最終能夠降低成本、產生更高的利潤,以及超越同業,這是一個長期的大趨勢。當前的AI熱潮與當年網路泡沫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差別,即使目前AI熱潮存在一些投機因素,但不至於會演變成為2000年估值,以及股價大崩盤情況。

台灣投資人何其有幸,在AI浪潮中,生在台灣,可以享受第4次工業革命的甜美果實。台灣股市將出現「一個台股、兩個世界」,AI概念股持續上漲,非AI概念股原地踏步。建議未來10年,投資人要把資金集中在半導體等AI產業上。

延伸閱讀
台北國際電腦,超微蘇姿丰讚台積電(2330)強大,揭露合作3奈米產品
黃仁勳台大演講》全球將面臨「運算通膨」!GPU買愈多、省愈多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