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摘要
1.這一波成長股的大跌有許多績優股都重挫,有2001年網路泡沫時,股市崩盤的影子,成長股真的進入熊市了嗎?
2.筆者認為有3大因素讓成長股變成燙手山芋:1.貨幣政策由鬆轉緊,資金先從股市撤回;2.升息引發資產比價效應,投資轉進低風險型資產;3.成長基期與估值過高,難逃修正。
美國成長股要崩盤了嗎?在2021年10月才創下新高的美股,從今年以來,受到美國聯準會(Fed)宣告將升息、2月俄國入侵烏克蘭風險升高的影響,使得4大指數紛紛走跌。根據Investing.com的統計,過去3個月(資料統計至2022.02.11),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僅小跌2.48%、標普500跌5.64%,但是,代表成長股和科技股的那斯達克指數竟然重挫13.02%,而代表小型股的羅素2000,跌幅也多達12.8%(詳見圖1)。
跌幅位居4大指數之冠的那斯達克,其成分股中有36%公司的股價,已經從52週的高點幾近腰斬。
觀察這一波成長股的大跌,之所以嚇走投資人的信心,主要是因為就連在各創新行業經營或獲利的資優龍頭,其股價也沒能撐住。例如:線上人工智慧自動放貸的Upstart(美股代碼:UPST)、線上視訊會議新星Zoom(美股代碼:ZM)都慘跌60%~80%,而電子簽名的DocuSign(美股代碼:DOCU)、蝦皮母公司冬海(美股代碼:SE)和Block(美股代碼:SQ)也都跌掉65%;過去5年漲勢第1名、華爾街分析師最愛的Shopify(美股代碼:SHOP)和網飛(美股代碼:NFLX)也重挫約55%;就連科技股天王Meta Platforms(美股代碼:MVRS)也跌了45%。這個市況頗有2001年網路泡沫時,股市崩盤的影子。
3大因素攪局
導致成長股變燙手山芋
然而,成長股真的進入熊市嗎?接下來還能投資嗎?筆者認為,在做投資決策前,應該先了解成長股下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根據筆者的觀察,成長股會在3個月內從搶手貨變燙手山芋,有3大因素:
因素1》貨幣政策由鬆轉緊,資金先從股市撤回
由於Fed的升息政策已經在1月26日正式確立,亦即從2020年以量化寬鬆政策救市,進而推高股市的資金要收回,而收回最快的方式自然就是賣股變現,代價就是美股下跌。不過,為何崩跌的是成長股?因為這些短期的所謂的聰明錢,多數會投入波動較劇烈,回報率和幅度也較高的成長股,而對經營成熟、獲利穩定、股價走勢溫吞的藍籌股,根本不會有興趣。
因素2》升息引發資產比價效應,投資轉進低風險型資產
為了壓抑通膨、穩定經濟,並為未來可能落入不景氣循環而有調整利率的空間,因此,美國要提前加速升息。而筆者要提醒的是,一旦升息政策執行後就會持續,直到景氣變差需要降息調節為止。在升息階段,對成長股有以下的影響:
1.引發金融資產的比價效應。投資人會偏好低風險型資產,於是會從股市撤出部分資金,轉往公債或公司債避險。
2.企業借貸成本上升,因而限縮利潤。由於成長股中的企業,多半為上市不久,腳跟未站穩又處於擴張期,尚未有盈餘,也就是自由現金流是負值,便需要靠借貸應付日常營運,因此升息會不利公司的表現。但是,績優的大型股或成熟企業,因為現金流充沛,不但借貸需求不大,還能定期發放股利,或實施庫藏股,所以不太受升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