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股災大崩盤,0050、006208…該繼續存?為什麼指數型ETF是財富成長的最佳選擇?

理財W實驗室/黃御維 Wilson

我是一名證券分析師,目前任職於證券業,個人投資經驗超過9年,接觸過各種金融商品與投資工具,也遇過市場的大小風浪,我創立「理財W實驗室」是希望傳達更多正確的投資觀念與想法給你,希望你能因為的文章或是簡單的一兩句話,減少許多在投資路程的冤枉路。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圖片放大
摘要

過去40年,美股個股中位數回檔達85%,即使最優秀的股票也平均下跌72%,許多股票需多年甚至無法恢復高點,顯示股市波動劇烈且不可預測。投資人情緒常影響決策,導致過早買賣與過度反應。

相比之下,指數型ETF(如S&P 500、0050)雖仍有回檔,但幅度相對較小且最終能創新高,能分散風險、減少情緒干擾,因此是長期投資的穩健選擇。

轉眼間,今(2025)年已經過了8個月。市場近期漫天飛舞的消息都是「股市創新高」,尤其近期美股的超級財報週與關稅議題逐漸鈍化,進一步帶動股市頻頻創高。

回首4個月前,你還記得我們經歷的一場極度恐慌的熊市崩盤嗎?沒錯!對於任何長期投資人來說,股市的飆漲與回檔往往是無可避免的挑戰。

根據華爾街分析師Michael Mauboussin最新的研究報告,若你沒有超越常人的忍耐力,你面對股市的上下波動會非常痛苦。

Mauboussin針對1985年至2024年期間,所有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這段期間的股票曾遭遇過85%的中位數回檔(從最高點至最低點),而這只是其中一部分的情況。

更糟的是,超過半數的股票,從未能完全收回損失;而那些能夠回到先前高點的股票,過程卻漫長,平均需要5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之前的水準,平均的意思也表示,更多股票要花更長時間才會恢復。

對於投資人而言,這樣的漫長回升無疑是一種心理上的巨大考驗。

選股能力出眾,也無法避免大回撤

上面的數字僅針對「中位數」而已。那麼,如果你選股的能力遠超過平均水平,你幸運地選擇過去40年內表現最優異的20檔股票,這些股票仍然經歷過平均72%的劇烈回檔。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Apple的股價曾經跌幅高達83%,Nike也一度失去了66%的市值。即便是過去20年來表現最強勁的Nvidia,股價曾經下跌過90%以上。而最為人熟知的Amazon,當年也曾從歷史高點下跌達95%。

這些數據再度證明,股市的不可預測性。

儘管如此,這些極端數字為我們提供了關於股市運作的額外洞見,特別是在情緒驅動的投資行為和市場反應的問題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