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黃金詐騙案》詐騙3階段「養套殺」是什麼?如何辨識投資詐騙、怎麼預防?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摘要

最近豐原王家5口受到「信用卡刷購黃金豆詐騙」,導致全家尋短的事件,引起全國震撼。其犯罪手法是一套經過精心設計、分階段實施的典型「養套殺」金融詐騙劇本。本文歸納分析本案投資詐騙的3階段手法,最後並提出一般人如何避免受騙的具體做法。

2.心理操控:債務責任的倒置
此手法的精髓在於一種巧妙的心理操縱,可稱之為「債務責任倒置」。詐騙集團成功地將他們自己違約不付款所造成的危機,轉化為受害者必須解決的「個人問題」。

這個過程可以拆解為以下幾個步驟:
(1)初始定位:交易最初被描繪成受害者「協助」詐騙方,並「賺取」佣金。受害者在此階段感覺自己擁有主動權和控制感。

(2)製造危機:詐騙方無預警地停止支付帳單。這個問題直接威脅到受害者的個人信用評分與財務狀況,危機感瞬間被放大。

(3)提供「解方」:此時,詐騙方提供的「解決方案」是要求受害者刷更多的卡、投入更多資金。這巧妙地將受害者繼續參與的動機,從「賺取機會」扭曲為「避免災難的必要手段」。

(4)心態轉變:經過這個過程,受害者的心態徹底從一個尋求獲利的投資者,轉變為一個絕望的債務人,掙扎於處理一個他們感覺是自己責任的危機,儘管這個危機完全是由詐騙方一手策劃的。

這也解釋了為何他們在後期會同意抵押房產、借高利貸等極端行為,因為他們已深信自己必須為這個不斷擴大的債務黑洞負責 。

第3階段》殺:勒索與收割

當受害者的信用額度被榨乾,且已深陷債務泥淖無法自拔時,詐騙集團便進入最後的收割階段,將詐騙行為升級為赤裸裸的勒索。

1.製造「違約」藉口
詐騙方突然單方面宣稱王家人「不明原因違約」 ,這是一個完全捏造的指控。根據王家人向議員的陳述,他們曾應對方要求開出一張200萬的支票,但從未收到任何貨品,更沒有簽署任何正式合約 。

這個虛構的「違約」事件,成為詐騙方將債務性質從滾動卡債升級為一次性巨額罰款的藉口。

2.開出天價罰金
基於這個捏造的違約,詐騙方要求王家支付高達新台幣500萬的「違約金」。這使得債務從一個看似還能勉強應付的每月卡費,瞬間變成一筆足以壓垮整個家庭的巨款。

3.引向非法融資管道
此時,王家人的正規融資管道已基本斷絕。他們的銀行帳戶已因金流異常被列為「警示帳戶」,無法正常使用 。在這種絕境下,主嫌親自出馬,帶著王家姊妹前往當鋪典當汽機車,並將他們引介給地下錢莊借高利貸。

其中一筆200萬的借款,月利息就高達8萬元 。此舉不僅徹底切斷了王家人的退路,也讓他們背上了利滾利的毀滅性債務,完成了最終的「宰殺」。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