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進心儀的股票,卻不知該何時出手...上班族投資達人:可先買100股「試水溫」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下單股票時,你會在什麼時機買進呢?

有人是抱持「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想買的時候就會立刻下單買進。

當然也有人徹底調查自己相中的股票,即使確信「這檔可以買」,也會慎重再慎重地衡量買進的時機。

不能說哪邊才是正確答案,100個投資人就有100種購買風格,這也是理所當然。

話雖如此,除非是做決定非常爽快的人,否則通常或多或少都會迷惘「該不該買」,尤其是新手(初學者)的判斷標準還沒有定下來,還不清楚買進時機,所以遲遲無法做出買進的決定。

即使調查過企業內容,已經確認是很吸引人的公司,也知道股價隨業績提升的可能性很大,一旦真正要買進的時候,還是會猶豫不決,「萬一看錯,股價可能會滑落...」,內心在強勢與軟弱間擺盪的時候,會逐漸搞不清楚「到底要不要買」。

投資股票經驗尚淺的人愈容易感受到這種糾結,然而在煩惱著要不要買的過程中,眼看股價不斷漲上去,結果對不敢出手的自己感到悔不當初的經驗,相信任何人都有過。

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種悔不當初呢?換句話說就是,該在什麼樣的時間點買進呢?

減輕「沒買到」的後悔心情

想買進心儀企業的股票,卻不知道該什麼時候買的話,我會分批慢慢買。

假設有餘力買進1,000股(1張),我也會先買100股或200股試水溫。

這麼一來,就算股價突然開始上漲,也能減少「沒買到」的悔恨心理。

想當然耳,可能還是會殘留「早知道就1,000股全買了」這種沒能全部買進的後悔,但是總好過連1股都沒買進,也能說服自己「雖然沒能買滿預定要買的數量,但是有買到就好了」。

不必為了只買到100股(200股)而大失所望,股票又不是只能買一次。

買進後,若企業結算發現「業績成長」,公布相關的IR情報時,可以靠自己已經買進持股的未實現獲利再買進新股,逐漸增加部位。

只要業績持續成長,就能避免股價跌回自己買進的價位,除了疫情這種意料之外的暴跌之外,股價水準基本都會隨業績成長。

像這樣以加碼的方式增加部位(加買股數),是很有效的投資手法,起初只買一點點的股票相當於所謂的「頭期款」,之後增加部位時,當初「試水溫」買的股票可以有效地「拉低平均成本」。

實際上,我也會利用這種「在已經有未實現獲利的股票繼續上漲時加碼」的手法提升獲利。

當初先買進100股,然後再慢慢加碼,慢慢地建立部位。如今再回頭來看,最早買進的100股是一切的開始。即使當初要購買的時候已經調查過,但是真正要買進的時候還是會擔心「萬一股價下跌,賠錢的話怎麼辦」,陷入先前提到「要買還是不買」的哈姆雷特式迷思...不對,是即使迷惘,仍先閉上眼睛買了再說,因此帶來了好結果。

任何事都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投資股票也不例外。對企業分析得再透澈,如果不實際買進那家公司的股票,還是一毛錢都賺不到。

不買的話確實絕對沒有任何金額上的損失,但這麼一來根本沒踏進戰場過,拖到地老天荒也賺不到錢。

投資股票總要先實際買進股票,站上起跑線,才有機會成為獲利的投資人。

分批買進,預留加碼的空間

話雖如此,還是有人感到害怕吧!

腦海中會情不自禁地閃過「萬一賠錢怎麼辦...」的念頭,不敢展開行動。

「再等一下,是不是就能買到更便宜的價位?」

這種想法是人之常情,但要靠股票獲利的話,如果沒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就無法賺到錢。

再說了,投資股票基本上不可能完全買在最低點。

如同股票有一句格言,「魚頭和魚尾留給別人吃」,一般人很難買在股票的最低點、賣在股價的最高點。

選定想買的股票,將價格設定在某個區間,先分批買進試水溫。根據到手的資料研究企業內容,倘若覺得這家公司夠吸引人,就要鼓起勇氣,閉上眼睛買進。

當然不是一口氣把錢全部砸進去,千萬別忘了保留安全水位的現金(購買力)。

假如股價一如所願地上漲,可以在上漲的過程中加碼,累積部位。

即使股價出乎預料地下跌,如果還有餘力(現金購買力),也能加碼攤平(降低平均成本)。

更重要的是,現金購買力能保持心態上的優勢,不至於被股價搞得六神無主。這麼一來,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能從容應對,保持冷靜的投資腦。

大概也有人認為,「不持有部位,就能永遠保持冷靜,只要抓到便宜的價位買進就行了」。

有趣的是,如果只是將沒有實際購買的個股放進「觀察清單」裡,大腦並不認為這檔股票「很重要」,因此不會把這檔股票放在心上,但只要買進100股,因為實際產生「利害關係」,便會開始關注這檔股票。

觀察那檔股票股價的機會也變多了,會下意識產生「想多了解與那家公司有關的訊息和資料」。

長期看下來,這些行為都會變成只屬於你的資料庫、經驗值,大概連股價的走勢圖都能記住。

這些行動與經驗將成為定心丸,讓人放心地買進股票。

再怎麼仔細研究個股,除非真的買進,否則都不會認真地面對那檔股票。

從大腦的構造來看,會主動去找實際買來投資的理由。

如果經過評估後鎖定了個股,但猶豫「該不該買進」,請先買100股試水溫,即使已經有一些投資經驗的人也不例外。

就算是投資高手、就算是再有信心的個股,也很少一口氣以某檔個股為主力,而是在愈買愈有自信的情況下加碼,擴大部位。

光是在腦海中沙盤推演,無法理解「實際買進後才會知道的感覺」。

只要經過評估判斷後,確定是好股票,就應該先大膽地買進,這也是通往成功投資者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
手中持股久久不漲,快要抱不住?上班族投資達人:接受股價處於靜止狀態,才不會自亂陣腳
投資務必做好「一定會遇上空頭」的心理準備...上班族投資達人:投資股票的獲利,是忍耐的報酬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