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需給2萬元孝親費,北上打拚女崩潰哭:「每月都存不到什麼錢,何時才能圓成家的夢?」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每月需給2萬元孝親費,北上打拚女崩潰哭:「每月都存不到什麼錢,何時才能圓成家的夢?」

每隔一段時間總會看到這樣的標題新聞:〈月薪3萬3,年存35萬,生活開銷公開驚呆眾人!〉或者是〈月薪3萬,5年也能存下第一桶金〉,這樣的新聞想當然可以吸引到最多的點擊,然後再引發激烈爭辯。

昨天看到這樣的一則新聞,確實不小心被吸引進去,月薪3萬3,000元,怎麼年存35萬元?1年收入若是39萬6,000元,如何存35萬元?是的,又被標題給騙了,點進去後,新聞的主角是竹科的作業員,做二休二,年終獎金跟其他獎金相加,年收約55萬元。當然,即便是這樣的數字,能存35萬元還是蠻不容易,但至少不是一開始看到的新聞標題那樣,有人覺得看完新聞主角的生活開銷項目,實在過得也太無趣,有人則是覺得很好了,也沒影響到別人。

孝親費、還學貸…一出社會起跑點就輸人家一半

每個人工作的給薪狀況大不相同,其實單從「月收入」去看事,很容易失真,因為有不少工作性質都是靠年終那筆一次補齊,所以當有讀者在詢問有關一些資產配置問題時,像是買房、買股、買ETF等等,總會提醒來信(來訊)者,可以講稍微詳細些,要不然年齡20幾歲人年收55萬元,跟30幾歲人55萬元,或者40幾歲人55萬元,這大不相同。

再來則是家庭背景,有關財務自由,其實這項目也是很重要,不一定要出身富家,這種我們就先跳過不談,但同樣2個年輕人,一個每月要給孝親費,另一個不需要給,這就差異很大,還有學貸的問題,在中下階層的家庭中,確實非常多學生一畢業就面臨欠了30萬~40萬元的債務,這些人是少數嗎?其實並不少。

記得小時候的幾位同窗好友,其實表現並不差,到了高中、大學時期開始欠學貸,出社會開始還,但是起步上真的會有些「英雄氣短」的感受。30歲時,也許大家在聊股票、聊買房計畫,但好友只是默默說著還欠了多少債務。我算幸運,很感謝父親當年苦撐,沒讓我有這樣的問題,母親常說:「我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珍惜現有的就是最好。」在年少不懂事時期,總會覺得這是老話,根本不值得一直說,老媽終究是老古板。不過出社會時間愈久,由於看過許多風景,看過更多人事物,才會發現有能力的人由於起跑點輸比較多,那確實會面臨很多財務困境。

有聽過人家說:「有能力的人才不怕什麼起跑點比較差,因為他有能力,還是可以後來居上!講什麼都是藉口。」這類雞湯偶爾看看可以,常看就變調了。「有絕對能力」的人也許是這樣沒錯,但「有一些能力」的人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不可否認,我們都想當人中之龍,人上人,但事實上,起跑點的影響還是很大,曾在實體講座中遇過不少年輕讀者,有一位印象深刻,到現在偶爾也還會問些問題,這位好像是來自台南的小女生,她說:「畢大,我每個月要給家中孝親費2萬元,家中以前生意失敗,父親也無法振作,但我這樣在台北打拚真的很苦、很想哭,存不到什麼錢,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圓成家的夢?不知道每天在忙些什麼。」

是的,就在課後教室的大馬路上,她眼淚掉了下來,只能趕緊故作鎮定安慰著她說:「妳還年輕有很多可能性,現在下定論嚇自己沒用,我們都沒什麼好條件,但至少現在好手好腳,有著一顆清醒的頭腦,妳說呢?妳頭腦是否清晰,有沒有信心?」「我可以不要再繼續給孝親費嗎?」她繼續這麼說著。「這題好難,我認為如果家中真的需要你這筆,那你不給會不會造成他們的生活出現困難?假如可以先協商,少給一些,是不是也是一種做法?」當時我是這麼回答著。

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照顧好家人

關於孝親費,以前也曾提過,來自老家的一堆鄰居、親友都會比較,但是到了台北打拚發現,很多天龍國的朋友都說:「聽過這個,但身旁朋友沒人給,不知道為什麼要給?爸媽最好會差我們這1萬、2萬元。」

確實,這就是貧富差距,天差地遠,20幾歲人正需要衝刺事業,為什麼要給?機會不等人,過了就沒了;30幾歲人正需要籌頭期款,為什麼要給?房價一去不回頭,薪水永遠趕不上;40幾歲人正需要哺育孩子,為什麼要給?房貸或房租加上孩子,這些事情焦頭爛額,月收8萬元都可能月光族,要怎麼給?問題來了,家中父母生病無法自給,怎麼辦?龐大的壓力,面對鄰居、親戚的數落,怎麼辦?

「把你養這麼大,跟你拿這一點生活費,很過份嗎?要不要臉?讀這麼多書白讀了,是嗎?」來自家中長輩的怒言,像海嘯般湧來。這些事情才是平民老百姓的日常,至於答案,我認為家中如果還過得去,錢應該留在身上投資,不管是投資自己或者股票,都可以創造更多財富,將來才能給父母更好的生活品質,當然,這中間的家庭協調、溝通,都需要智慧,沒這麼容易,卻還是要試試看的。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每隔一段時間總會看到這樣的標題新聞…



延伸閱讀

台北新婚夫妻試算家庭開銷,1個月至少9萬元…「沒有爸媽幫忙,如何在大城市裡成家立業?」
薪水不高、還要負擔家用…「都快要30歲,卻連50萬都沒有怎麼辦?」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