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在智慧型手機市場誕生的初期,
當時的選擇並不多,所以蘋果與三星以及台灣的HTC,
都分到極大的市佔率。
如今中國品牌大崛起,而且作的效能與外型也越來越進步。
HTC已經排不進全球前20名品牌,
而三星雖然還是非蘋陣營的龍頭,
但市佔率也是節節敗退。
中國手機品牌華為在Q2時,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5420萬支,比去年同期成長40.9%,
顯示銷售力道強勁的動能,其主要成長關鍵來自華為P20、P20 Pro 旗艦機款,
以及榮耀系列機型的熱銷。
全球智慧型手機品牌前五名就有三個是中國,
這也讓蘋果在打進中國市場這關,始終不太順利...
即便失去了高成長,蘋果依舊是獲利模範生
身邊一位忠實果粉,也是認識長達30年的好朋友。
使用蘋果產品也近10年。
常跟我抱怨,蘋果已經失去了創新...
對這個品牌非常看壞。
當然...我們從創新的角度來看,
賈伯斯離世後幾乎都是吃老本,庫克的長處與賈伯斯不同,
經營企業這塊倒也是表現的出色。
唱衰蘋果之際,別忘了他還是現金王!
這家公司除了巴菲特持續買進股票之外,(目前為蘋果第二大股東)
蘋果還能做的事可多了...
1.股票回購
2.發放股息
3.併購互補的公司
想要長期投資的讀者朋友,
可以默默祈禱一下,這波大盤跌勢可以持續,
趁機買入年線上的蘋果,
這或許會是不錯的一筆投資。
爆發力雖然不足,但穩定獲利綽綽有餘。
iPhone平均售價已經達到793美元,同期相比增加了快28%,
連續四個季度超過700美元,創今年以來新高,
也高於市場預期的729美元。
在售價拉動下,Q3的iPhone營收同期成長近29%,創三年最大增幅。
和Q2一樣,蘋果的高營收不是iPhone銷量造成,而是售價。
服務部門營收創史上首次超過100億美元,
雖然不是100%精確,但仍然強勁地成長了27%。
蘋果支付(Apple Pay)成長強勁。
MacBook Pro和重返校園季都在9月份幫助Mac銷售。
未來好用的策略應該會持續運用,
蘋果的高定價策略屢屢得到好的回報,
未來很可能會看到一支五萬甚至六萬的手機。
【快速結論】
蘋果的創新雖然消失了,不過滿手的現金與老巴的加持下,股價要大跌回150美元,難度還是有點高。穩定的藍籌股不見得不好,這也是讓安心獲利的好方法。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蘋果公布財報後首日大跌6.6%,市值一度跌破一兆美元大關~創新即便不足但穩定獲利卻綽綽有餘,未來高定價策略能否持續讓市場買單?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