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碗盤洗好了,幫你買的紙尿褲放床上了,我要走囉,ByeBye。」
「阿美,可是地板還沒擦?洗衣機裡的衫褲,也還沒洗、還沒曬?尿布也還沒幫我換啊?」
阿美是阿公的居家服務員,過去阿美會幫阿公代購、代送一些物品,並且在到府的兩個小時內,快手快腳地幫阿公備餐、飯後洗碗盤、掃地、擦地、洗衣、曬衣、換尿片。
阿公支付的是兩個小時的鐘點費,這兩個小時內,阿美提供的是「統包式服務」。但是從2018年1月開始,阿美不再提供「統包式服務」,而是「按項目計價式的服務」。
如果阿公或是家人,沒有採購「家務協助」、「基本日常照顧」、「代購或代領或代送服務」等項目的話,阿美可能就不會像過去一樣,幫阿公「順便」代購生活用品,到府時也不會幫阿公「一併」清掃地板、洗衣曬衣、更換尿片了。
這樣的情境,對於正在使用居家照顧服務的阿公、阿嬤們,相信會感到很震撼。這個「震撼彈」,是在2017年的聖誕節當天,由衛福部召集長照服務的相關單位時正式Lounch(發射)。
用「震撼彈」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因為不僅改變了長照給付體制,也造成「舊制→新制→新新制」的快速轉換。
我可以想像,在這新舊年的交接中,各地照管中心的照專們、正在使用服務的案家們、服務單位的從業人員們,應該都同時經歷了這場「震撼教育」。
譬如「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在聖誕節這天,拿到新出爐的「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時,就嚇了一大跳。因為這套基準與2016年間試辦的新制辦法,又有很大的差異。
也就是說,2016年的臺灣長照服務,其實是「一國兩制」:舊制與新制。舊制就是從「長照1.0」時期開始的「時數制」,新制是指2016年4月開始試辦的「包裹制」。
為何稱為「包裹制」呢?因為長輩按失能等級,不是獲得若干可以使用的時數,而是獲得一個「給付額度」,這個「給付額度」就像是一個預算包裹。
在試辦新制時期,「包裹」裡的給付額度,還是可以轉換成一個參考時數,而且居服員提供的,也還算是「統包式的服務」,已經參與試辦新制的案家與長輩們,感受到的變化並不大。
但是2018年上路的制度,又與新制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時數制」正式轉為「包裹制」,還端出來一整份的「長照菜單」。為何用「菜單」來形容呢?因為這份名為「照顧組合表」的文件,把每一個照顧組合的內容與價格,都清楚標示出來。
譬如「餐食照顧」,其中一個組合的內容有「代購食材、在案家備餐、備餐後用具及餐食善後及清潔」,給付價格為310元。就像是法式餐廳菜單上的一道「香煎櫻桃鴨胸佐香橙醬」,除了會標示有櫻桃鴨與香橙醬外,還會標示出單點這道主菜的價碼是580元。
於是長照服務單位形容,2018年元月上路的這套制度,應該稱為「新新制」(果然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啊),「新」到相關長照單位都一頭霧水。
因此元旦假期剛結束,當我得知「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要在台中緊急召開一場說明會時,我立刻決定專程南下,現場了解第一線服務單位們的反應。
林金立理事長笑稱,「今天與會的盛況,連年度召開的會員大會,也沒有這麼熱絡」,我聽到後方的會員說,「因為這是重大事件啊」。
當我努力K完「新新制」在去年聖誕節出爐的「草案版」,與而後的「公告版」,以及聆聽完整場的說明會後,我認為有三種現象,是未來值得特別關注的,以下一一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