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跳樓死在社區中庭,整個社區都算「凶宅」嗎?

房市觀察逾10年,身邊友人從房仲、代銷、銀行、代書、包租、代管、建商、設計師、租賃住宅管理人員、台北市危老重建推動師、不動產估價師到投資客、二胎業者都有。看著在房市裡默默耕耘的朋友們,一直覺得因買不起或誤解而仇房的人很可憐,願以支筆,拉近兩端不對等的資訊。著有《房市神秘客帶你看穿不動產裡的詐》;

FB:https://www.facebook.com/fuknn/

這也就是新聞為什麼常看到,買方買了房去吵,這是凶宅卻沒被告知。畢竟站在買方的立場,可能理所當然的覺得整個社區有發生過什麼事,當然都算「凶宅」範圍呀!每天會經過的大廳,偶爾會用到的梯間,不一定會搭到的電梯...等等。但就如同前面所述,其實這往往是雙方定義的不同,而房仲「必須」告知範圍不同的關係。此外,由於觀感上的定義模糊,所以在法庭上,判賠的準則,也往往會出現法官自由心證的各種判例。

不過,在這裡也提醒,雖然定義可以討論,但如果事情發生在成交前,在看屋或買賣中詢問仲介,這棟有沒有發生過什麼(非自然身故)?房仲回答假話,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重點來了,到底要怎麼才不會買到「凶宅」的房子呢?以本人的觀察,最簡單的方法:挑越大品牌的房仲越好。

因為品牌大的仲介公司,為了避免糾紛、維持品牌形象,對底下兜售的業務規範就會比較多,像小公司可能走的是法律低標,當戶凶宅才必須告知;但大公司可能走的就是情感上的高標,只要有相關資訊,就會要求業務提供給買方知曉,自然也就保障了更多買方的權利。

另一個原因是,品牌大的房仲才有本錢建立完善的資料庫,作為資訊的提供。畢竟要告訴你,這裡曾有人發生過非自然身故,但前提也是他必須知道才可以。但今天如果只是光靠新聞、民間網站,那根本是九牛一毛,畢竟哪天不死人。像我就知道有些公司為了建立資料庫,所以只要是第一個登錄公司凶宅資訊,便會提供獎金給記載者,並且每當有物件買賣後,還會派人去現場周邊,更新資訊。

所以如果你是個真的非常怕買到凶宅,也完全不能接受周邊有相關案件發生過的人,那麼選房仲可以挑品牌大間一點的公司;那如果你是個完全的無神論者,那麼凶宅也許是個不錯撿便宜的地方。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