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不是用賺來的錢換的!達賴喇嘛給月光族的建議:如何不花那麼多錢,也能感到很幸福?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根據萊亞德(英國經濟學家Richard Layard)的研究,快不快樂,是要看我們個人與他人互動的品質,而不是看我們個人的收入來定。因此,若要在多方面獲得身心健康快樂,最重要的一個外在因素是:我們是否可以感受到這份親近感。

達賴喇嘛另指出,同樣地,從家人親友處感受到的體貼、鍾愛,和信任感,會比奢侈品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感。他引用一份社會科學研究報告,其結果顯示:財富帶給情緒上的回饋是暫時性的。另說,當社會財富分配較平均時,其社會公民的整體滿足感也會較好。這似乎就是為什麼,如丹麥這樣的國家,在滿足和快樂評比上,總是常勝軍的原因。

萊亞德認為,如果一個政府運作的目標是人民的福祉,那就應當控管經濟的穩定性,不使其僅讓少數人圖利獲利。

支持採用GDP觀點的經濟學家認為,金錢可以代表快樂程度。但是萊亞德在這一點上,舉出一個諷刺的事實:最早發展出GDP概念的經濟學家,當時反而警告說,不要拿這個指標來評量人民福祉的好壞。

萊亞德又說,大把的數據資料可以顯示,健康和人際關係,才是影響快樂程度最重要的因素,收入只占其中的1%而已。

萊亞德探索鑽研,想找出一個比GDP更具意義的標準,來衡量人民身心健康的程度。他在經濟學領域中,是這部分的領航先驅。他堅信,我們應以人民對自己和生活的滿意程度,來評判一個國家。他是英國上議院的議員,已協助推動讓這個議題,納入政府施政的政策中。

他的努力,已讓英國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該組織宗旨為:尋求全球經濟成長,並提高生活水準)中,率先將這個生活滿意度評量,放在他們的官方統計數字中。現在其他所有成員國也都已跟進。

達賴喇嘛鼓勵這種超越經濟本身,以提升整體福祉為主的思維。雖然現在經濟活動的設計,都具有高度創新創意,但是仍未能讓幾十億人的生活都受惠。他說,只有一個以慈悲為懷的經濟制度,才能抗衡貧富比例懸殊的問題。

如果幸福的真諦是:先從微量的物質享受開始,之後則是培養精神上的品質,如滿足感和關懷心,依照這個目的發展出的經濟制度,即可讓兩種目標都達成。這便是達賴喇嘛的觀點。

他很讚賞那些呼籲以「國民快樂指數」,來評估國家政策是否成功的團體。但是他也期待聽到一個給人耳目一新的方法,讓人不僅坐而言,也能起而行,促進以慈悲為懷的經濟制度。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