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手中的基金,永遠達不到理專宣稱的報酬?

綠角,譯自英文Greenhorn,意為新手。作者期許自己以新手的謙虛態度,不斷在投資世界追求新知。個人部落格「綠角財經筆記」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經累積超過1800篇文章。是台灣最早開始有系統的分享指數化投資、資產配置、ETF與美國券商投資經驗的網站。希望藉由文字與更多朋友分享,以投資人觀點出發,沒有利益衝突的看法與知識。
著作:《綠角的基金八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
部落格:綠角財經筆記
基金
來源:dreamsrime
圖片放大

原文請點此:https://goo.gl/gWGQeF

最近Vanguard在一篇研究報告中,比較了指數型基金與主動型基金投資人所拿到的報酬,和基金報酬的差別。

這裡要先解釋一個重要概念。基金投資人的報酬和基金報酬是不一樣的兩件事。

一般我們看到的單年基金報酬,是假設從年初就投入,一直持有到年底的報酬。

但投資人未必會年初就投入,然後持有滿一年。投資人很可能在年中買進跟贖回。

假如投資人在這一年當中,基金跌到低點時,投入比較多的資金,那麼他拿到的報酬會比基金報酬高。但假如投資人在基金爬到高點時投入,那麼他的報酬會落後基金報酬。

換句話說,假如一個投資人沒有紀律,容易受市場起伏影響心情,上漲就看好,跟著買。下跌就看壞,跟著賣。表現出這種追高殺低的行為模式的話,他的報酬率會落後基金報酬。

(相關討論可見基金報酬率的新概念—投資者報酬率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被動型基金的成果,如下表:

上表中的紅色數字代表的是該類型基金終止於2015年8月的十年期年化報酬。譬如為最左上角的6.1,代表美國股市大型價值類股指數型基金,平均年化績效是6.1%。

藍色數字則是代表該類型基金投資人所拿到的報酬。

黑色數字則是投資人報酬減去基金報酬。

可以看到,在大型價值、大型成長、中型成長、小型成長這四個類別,投資人報酬都是勝過基金。但在其他五個類別,則是投資人報酬落後基金。

接下來我們看主動型基金的狀況。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