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凡事按部就班地進行就好,過與不及都非上策,買保險亦是如此。
確認自家最需要保障的風險,選對保險商品,也算出保障缺口,問題是、薪水只有一小包,沒辦法同時補齊所有的風險缺口;或是保費雖然繳得起,但是遠超過所得1成以上的合理比例,排擠到其他人生目標的準備,該怎麼辦?
我們的建議是:分批買,按「風險負擔能力、預算、發生機率」,來決定購買的先後順序,就能讓年度保費支出控制在年收入的1成上下。
順位1、意外險(對抗殘廢風險)
人生有3大風險:死太早、活太久、殘太重,最嚴重的是「殘太重」的風險。根據勞委會的一份研究報告,勞工因為職災而造成的1~3級殘(譬如失明或斷手斷腳等),存活時間平均在13~18年。如果年輕時就面臨重殘,餘命時間可能會更長、風險負擔更重。
因為殘廢造成長期失能,不只原有的收入中斷,還額外需要一筆照護金,等於是雙重打擊,因此保障殘廢風險,應該列入第一優先。費率最便宜、保障殘廢等級最廣的意外險,可以先當做抗殘主力,年繳1千多元、就可以買到100萬元保障,產險公司出單的意外險費率更便宜。
順位2、殘廢險/殘扶金(對抗殘廢風險)
但是抗殘不能只靠意外險,因為意外險理賠嚴格,如果是疾病造成的殘廢,就需要靠殘廢險、殘扶金等險種。
順位3、定期壽險(對抗早逝風險)
對抗早逝風險有意外險與壽險,但是意外險只限於「外來、突發、非疾病」造成的事故,理賠認定相當嚴格,所以身故風險的保障主要靠壽險。由於保額與年齡相同時,終身壽險保費比定期壽險貴了近10倍,保障死亡風險的主力應該是定期壽險,只要在需要扛負人生責任的期間買定期壽險就好。
順位4、實支實付醫療險(對抗疾病風險)
疾病風險因為有全民健保做為第1道防線,抵抗疾病風險的急迫性可以排在殘廢風險、死亡風險之後。疾病風險主要是靠住院醫療險,住院醫療險又可以概分為2大類:實支實付型、日額給付型。
前者主要用來填補健保以外的住院費、手術費等實際支出;後者用來填補因住院造成收入中斷的經濟損失,或是聘雇看護的費用。預算有限時,選擇定期型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就好。
順位5、重大疾病險(對抗重大疾病)
人近中年後,罹患重大疾病的風險漸增,「住院醫療險」是有住院才有理賠,但是像中風、癱瘓、尿毒症、癌症等重大疾病,住院治療的期間有限,真正的經濟風險是在出院後的長期療養,會剝奪長期的健康,還可能失去工作能力,因此有保障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