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xl_31837828
圖片放大
錢若用在對的地方,可以帶來快樂
我太太和我結完婚後隔天,我們準備從洛杉磯開車橫越全國,到位於紐澤西州普林斯頓的新家。雖然我們很期待蜜月能趕快開始,我還是花了四個小時幫我們那台福斯汽車換油。同時,我太太在盤點婚禮的禮物,包括幾千美元的現金和支票。不知怎的,我從沒想過要從禮物箱裡拿個20美元,把車直接開去汽車修理廠。一直等到換好油,車子也組裝好時,已是深夜時分──我才開始想要拿頭去撞擋風玻璃。
換油事件不只是錯在沒有常識而已。我們當時要搬去普林斯頓,好讓我完成經濟學的博士學位,但是眾所皆知的關於「貨幣可以換成商品或服務」的事實卻一點也不在我的腦袋裡。我唯一的藉口就是,大概得了什麼新婚症候群吧。不過,至少我學會了一生受用的教訓:如果你把錢用在對的地方,它可以帶給你快樂。
當你累了、壓力很大,或是厭倦了,把照顧小孩最難過的幾個小時外包出去,可以挽救你一整天的心情。不過,父母不需要花很多錢來逃避愁雲慘霧的情緒。大多數美國人有能力一個禮拜請幾個小時保母。就算只買到週末裡一點點自由的時間,這個好處還是很大的,因為照顧小孩子最難的就是最後那幾個小時。如果你有兩個小孩,請一個兼職的保母可能比買輛新車更能提升你的生活品質。
既然談到錢,不妨想想其他幾個把錢轉換成快樂的方法吧。常見的像是:花錢叫外燴、電子保母、打掃服務;這些是疲憊、壓力大又感到厭倦的爸媽們最好的幫手。較不常見而且較有爭議的選項是:當你需要小孩的幫助時,少對他們嘮叨,多給他們獎勵。
小時候,每拔10根草我媽媽就會給我1美分的獎勵。我如果抱怨,她就會抗議:「有錢拿你就該感到幸運了。你住在這裡,當然要付出啊。」想像一下她的話是多麼有力。在我媽的奴隸工資制度下,她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嘮叨,我才有可能動一根手指。
現在我當了爸爸,我還是覺得當年我媽那金錢誘因的勞動政策很蠢。為什麼爸媽們要累得半死,從小孩身上硬擠出一些勞動力?
不要每件小事都付錢給小孩。但如果你要賦予孩子一項特別的任務,或是一再重複的勞務,就讓他們對付出感到值得。交換好處的效果不錯,特別是對年紀小的孩子而言。「如果你好好吃飯,不要抱怨,你就可以吃甜點。」「等你把玩具收好之後,就可以看電視。」或是「如果你把碗盤收起來,我就載你去購物中心。」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給現金也絕對不會有錯。你又不打算養一個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