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類全委保單看似保險商品,但其實本質更接近投資的商品,仍直接承受市場波動的風險。
圖片放大
去年最火紅、為壽險者的營收挹注活水多年的類全委保單,如今買氣卻急凍,拖累今年元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僅近一百四十六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五六‧六%。
過去火紅的類全委,發生了什麼事?
近期,對於不少銀行來說,由類全委保單衍生的客訴,有增多的跡象。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憂心指出,某些銀行的分行經理,為了平息顧客的不滿,甚至自掏腰包,貼補顧客部分損失。「在我看來,現在的類全委,已經演變得有點像二○○八年的連動債風暴,是隱藏在台灣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郝充仁眼裡的不定時炸彈,就是類全委保單,恐將成為下一個金融機構與投資人之間,糾紛最大的理財商品。問題,就出在許多投資人可能搞不清楚類全委商品的特質與風險。
類全委保單,屬於投資型保單的一種,金管會的定義是「委託投信公司代為運用與管理專設帳簿資產之投資型保單。」簡言之,其機制是保戶將資金委託壽險公司,壽險公司再委託投信全權操盤,亦即俗稱的「組合型基金(fund of funds)」。
「與其說是類全委保單,還不如稱之為『複全委』更貼切。」知名理財作家李柏鋒打比方說,類全委就跟投資海外股票的「複委託」的概念相近。複委託是投資人先委託台灣的券商下單,台灣券商再委託海外券商下單;類全委則是保戶先委託壽險業者,壽險業者再委託投信來操盤。
類全委保單另一項特色是:多數附有「資產撥回」功能,壽險公司每年提供四%到七%的「撥回率」,也就是所謂「配息率」,這正是讓一向迷戀配息的台灣投資人對類全委趨之若鶩的主因。
多熱?去年就發行65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