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案件多,就代表這家保險公司不好...這樣挑公司是對的嗎?

透過數據,我們聚集各領域的專家,檢視時下重要議題及產業趨勢。當我們聚在一起,用數據說話,說出有意義、有價值的新觀點。歡迎加入我們,一起用數據看世界。

網站:http://group.dailyview.tw/

雖然數據顯示女性申請評議比率略高於男性,然而,目前全國女性人口的比例略高於男性,且二者的差距並不大,因此,男女人口總數比例對於評議案件總數量並無顯著差異。同樣地,前五大縣市人口合計約佔全部人口60%,此結果與五大縣市評議件數占較高比率(68.32%)的趨勢亦相符。

金融消費常見的爭議類型

據2015年第2季數據,銀行業以「違反金融產品條件或風險說明爭議」為主,占銀行業申訴暨評議件數總和的21.82%。人壽保險理賠類當中,爭議最多的前三名分別為:必要性醫療(13.94%)、理賠金額認定(10.67%)、殘廢等級認定(10.50%)。產物保險理賠類型部分,以理賠金額認定(20.15%)最多,其次為殘廢等級認定(16.79%)以及因果關係認定(10.82%)。至於證券期貨業則是基金銷售糾紛占比44.44%最多。

消費者在選擇相關金融服務或商品時,有必要問清楚及詳閱說明,保護自身權益,避免日後發生意外時有所爭議,心情才不致於受到雙重傷害。

智慧的選擇以降低風險

消費者意識逐漸抬頭,消費爭議時有所聞,然而,聲譽對一家企業而言是相當重要的無形資產,公司不會拿其名聲開玩笑,因此,申訴或評議件數的多寡不代表該公司不好,重點要看公司的處理爭議的態度。同樣地,消費者在提出申訴過程中,主要目的是爭取該有的權益,在理性溝通的前提下,創造雙贏。

在文章開頭有提到投資,其實人的一生也可看作一筆投資,那麼人生這一筆投資可能面臨的風險是什麼?又該如何有效避險(買保險)以因應風險的發生?或許這張保單沒有任何公司願意承作,但你可以做出智慧的選擇,把風險降到最低。人生這一筆投資只有自己最清楚,沒有任何的申訴,但絕對不會、也不要後悔,這樣的投資說不定可以打破「高風險高報酬」的定律,而能以最低的風險得到最好的報酬(成就)。

本文獲「大數聚」授權轉載,原文:投資有賺有賠,小心你的保險「不保險」!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