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大國際商品部落格主編,曾任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財訊雜誌、今周刊、天下雜誌、非凡周刊等媒體特邀財經作者。專長為全球人口結構分析與統計、各國總體經濟和趨勢分析、波浪技術分析、全球外匯系統、美股ETF商品操作。著有《看線圖輕鬆賺外匯》、《看線圖高效率賺外匯》、《自主投資之鑰》。
個人部落格:
http://blog.moneydj.com/joe/
2014年以來,中國官方公布的許多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轉型是走在山谷間的鋼索上,步步為營,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中國政府近年來,更高頻率的調降存款準備率和利率,除了低通貨膨脹以外,產業轉型的過程,需要更多的資金流動性,降低民間企業的融資成本,才能提高產業轉型的效率,寬鬆貨幣政策是必要之惡,為了追求產業轉型更順利,「增加貨幣信用」的措施做不得。
然而一系列寬鬆貨幣政策實施的結果,加上美元升息的國際環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壓力越來越大,不過中國人民銀行仍然試圖透過外匯干預來阻止人民幣貶值,在岸人民幣外匯市場不難觀察到交易量突然增加的情形,這很可能是中國人民銀行干預的痕跡,為了彌補國際熱錢流出中國的貶值壓力,中國動用外匯存底阻貶,自然是無法避免。
這也是為何2015年全年中國外匯存底史上首見下滑,而且銳減4280.2億美元(約14.32兆台幣),同時期內人民幣國際化的情況越來越白熱化,中國人民銀行干預匯市的成本愈來愈高,甚至有意放手讓人民幣緩慢穩定貶值,因為經濟不見起色,利率調降,中國吸引熱錢投資的誘因降低了,資本外逃,要逆著市場操作的難度越來越高。
200801〜201512中國外匯存底變化情況
這樣的場景不禁讓人回憶起1990年代,中國也曾面對外匯存底大幅減少的情況。美國銀行業在1987年股災後恢復元氣,民間消費逐漸增加,銀行債券業務快速增加、高收益債和衍生工具市場蓬勃成長,當時大量熱錢流入美國債市。
1994年以前,美國聯準會維持低利率數年,促進銀行業和房地產復甦,讓投資者產生利率會一直不變的錯覺,美國總統柯林頓隨後在1994年 1月的國情咨文中,說明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復甦,隨著當時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調升利率時間點逼近,1994年1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5.8貶值到8.7,貶值33%,如果從1990年算起,4年內的人民幣最大貶值幅度超過45%,這是中國央行控管匯率的歷史中,貶值幅度最劇烈的一次,美元首次升息後,從墨西哥到南美洲陸續爆發債務危機,國際熱錢撤離,1996年就爆發著名的亞洲金融風暴。
199001〜199501中國外匯存底變化情況
美元升息、新興市場匯率貶值、債務攀升、中國外匯存底減少、東亞房價高漲,1990年代越來越多相似的情境出現在2015年前後,歷史會不會再度重演呢?
過去幾年,「中國崛起」幾乎要成為神話,現在強國落難,很多人等著看它「趴下去」,就好像看到班上總是考第一名的同學成績倒退嚕,除了滿足自己的酸葡萄心理,其實對自己沒有太大幫助,中國經濟若失速,對整個東亞都沒好處。
個人認為,中國不會像自由落體般掉下去,比較像是慢慢下跌,但是和中國貿易關係較密切的國家,受到的影響就會比較大。
至於會不會再度引爆亞洲金融風暴?1994年美元升息,直到1996年才爆發亞洲金融風暴。
美國現在才剛開始升息循環,熱錢吸引力還沒那麼強;而中國也才剛開始外匯存底下降,應該還能再撐一段時間。在等待經濟轉型成功之前,能撐多久,就看中國還有多少「血」可流了?
相關文章:股市重跌,新興市場貨幣驚驚貶...2015下半年最讓人困惑的事:又沒發生什麼大事,怎會這樣?
作者簡介_Joe

台灣最大國際商品部落格主編,曾任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財訊雜誌、今周刊、天下雜誌、非凡周刊等媒體特邀財經作者。專長為全球人口結構分析與統計、各國總體經濟和趨勢分析、波浪技術分析、全球外匯系統、美股ETF商品操作。著有《看線圖輕鬆賺外匯》、《看線圖高效率賺外匯》、《自主投資之鑰》。
個人部落格:http://blog.moneydj.com/j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