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國升息,還有一個原因告訴你:2016年不要買金融股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但畢竟大家都身處在同個產業、在同個地區,這個優勢會隨時間過去而消逝,最後達成新的平衡。

最有可能發生的,還是其他銀行業者趁機一起調高收費標準。而cost down刪減人力持續進行,並且用網路銀行、全方位ATM取代櫃台人員!

其他方面邏輯也類似,最有可能的,還是所有銀行的規定逐漸變嚴、考核逐漸變難。

再來,市場上的資金就這麼多,當大型銀行有「必須籌措1兆美金」的壓力,籌措資金成本會提高,公司要獲利的難度也會更高。在本月Fed升息看起來已經勢在必行,明年開始步入了升息循環,銀行股還能投資嗎?看來困難重重。明年的投資焦點在哪邊?

今年第四季目前大盤S&P500(股票代號:SPY)已經上漲9.38%,也呼應了之前專欄文章告訴大家的,在第三季,等待第四季到來就是最好的投資策略:

美股多頭已經走了六年,究竟這個多頭還能走多久?

[快速結論]

過去的金融市場存在著很深的道德風險,華爾街吃香喝辣的日子已經逐漸過去,銀行的獲利取決於網路替代人力的速度,股票投資可以靠自己,除了台股帳戶之外,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個海外帳戶。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2016美股新焦點:銀行業末日?誰能掌握決勝焦點!

延伸閱讀: 美國12月升息機率大增!現在買台灣金融股,能跟著賺到「升息財」嗎?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