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大多數網友來信問問題,多半是問怎麼透過投資讓自己有更多錢,但也有少部分人問,有限的資金應怎樣運用比較聰明?這篇文章,就來談談近日的一些感想。
台灣人大多講究所謂的CP值,能用一塊錢買到值兩塊錢的商品或服務,那才划算。所以常在評估要不要花一筆錢時,都是去看「成本」。如果一碗炒飯成本30元,賣30元大概是佛心,賣50元是正常,賣到100元就開始有人罵,至於那些無形的服務、品牌、行銷,都被認為不關消費者的事。於是,一面抱怨自己收入低,但又不能接受願意給高薪的企業產品賣貴一點。
有些朋友知道我在研究理財,都有一個錯誤印象:我一定斤斤計較,每塊錢都花在刀口上!但對於怎麼花錢,我其實並不是這樣考量的。
家庭支出必然要有情感考量
以理財觀點來看,買車絕對是一項需要再三考慮的支出,因為新車落地就打折,隨之而來還有稅金、停車費、保險費、保養費、汽油費用等。而且買車還比較容易,養車就難了,即使是便宜的國民車,動不動就要修個一兩萬。怎麼想,買車都不是划算的選項,短程用計程車、長程去租車才是比較理想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