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1、你對市面上的商品不了解:大多數的人,就算同樣是醫療險,十幾張保單攤開放在桌上,也分不清誰好誰壞?好又是好在哪裡?壞是壞在哪裡?而大多數來自保險公司的保險業務也不了解,因為他只能賣自己公司的保單,不見得有必要或動機去了解市面上所有的商品。
2、你會擁有很多主約的困擾:例如完整規劃中,壽險和意外險可能是主約,但是醫療險、癌症險可能是附約,而要買附約就必須先買基本額度的主約,如果剛好你要買的保單都分屬不同的保險公司,那麼你可能就會被強迫買許多你不需要的主約,或是要抉擇,減少主約但是買到比較不理想的附約。
而這些問題,保險經紀人公司的保險業務或許可以幫上一點忙。例如他們對市面上的商品較了解,因為他們同時可銷售的商品比較多,自然有機會接觸和比較。但這也面臨另一個問題:如果交由他們來規劃,他們可能會選擇的不是比較符合你需求的保單,而是佣金給比較多的保單。
要避免這種利益而產生的問題,你自己還是要做足功課。當你一偷懶,人家就有機會賺取資訊不對稱的錢了。所以規劃的部分,應該是由你來問清楚各種商品之間的差異,讓你自己決定哪一個最適合你。舉例來說,A公司的醫療險住院理賠條件比較好,B公司的醫療險手術理賠條件比較好。住院重要還是手術重要呢?沒有標準答案,但你可能有自己的判斷。
至於保險經紀人公司的保險業務時常宣稱的好處,其實聽聽就好。例如他們會說,因為他們不是隸屬於單一保險公司,所以在爭取理賠上不必擔心會是跟自己的公司起衝突。但實際上理賠的爭取,在哪裡上班可能不是關鍵影響因素,有無足夠的處理經驗,有無為保戶爭取的決心反而才是關鍵。畢竟,賣保單有佣金,辦理賠沒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