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珍妮的938萬保費看儲蓄險陷阱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所以「年繳938萬保費,20年繳完滿期後,每年可以領500萬元本金和紅利」這樣的描述,完全沒有保險的概念在裡面。但這種情況卻很普遍,因為台灣民眾很有儲蓄概念,相對來說保險概念就比較缺乏,因此也讓兼有儲蓄功能的保單成為暢銷商品,業務員賺到佣金、保戶又能存錢,好像是雙贏的局面,結果卻是讓台灣民眾缺乏保障,每年每人平均繳了十萬多元的保費,但是壽險保障卻只有七十萬元,與日本的平均每人一千萬壽險保障,差距相當大。


Q:可是儲蓄險如果報酬率比較高,也沒什麼不好阿!
A:如果真的要拿兩者來比較,儲蓄險的報酬率的確「有可能」比定存高,但是對保戶來說卻未必比較划算。要瞭解的是,定存和儲蓄險這兩種理財工具,特性截然不同。定存最怕就是銀行倒閉,如果中途解約,可以完整領回本金,只是利息打折而已。

儲蓄險並非如此,除了保險公司的財務情況,如果剛買保單就解約,很有可能幾乎拿不回本金,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新聞有提到年繳938萬,想要解約卻只能拿回1萬元。所以儲蓄險只適合有壽險需求,資金又多到沒有流動性問題的高資產人士,因為中途解約的損失,甚至可能比買股票腰斬更可怕。

因為有解約損失的特性,許多人都認為儲蓄險可以強迫自己存錢。這其實是忘記了自己身上已經淋了油,卻還想要跳火圈的作法。想要強迫自己存錢,也就是已經知道自己存不了錢,銀行裡面根本沒有足夠的緊急準備金,結果還用最沒有流動性的儲蓄險來把自己的資金綁死在裡面,這其實是增加自己財務風險的可怕作法。錢存不下來,不是買儲蓄險的理由,而是增加自己資產流動性風險的陷阱。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