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摘要
股市總是充滿機會,如何從中找到價格能大幅飆升的股票,是每一位投資者都在追求的課題。1978年出生,2010年第一次買股、37歲就財富自由的K線捕手楊忠憲認為,只要從「強勢股」、「成交量放大股」和「低基期起漲類股+多方結構續漲類股」3面向找股,再用「10秒鐘個股快篩法」剔除雜魚,並以「觀察股評分表」從7大指標全方位解析股票價值,就能快速縮小範圍,挑出潛力股!
楊忠憲也在新書《專買黑馬股3:K線捕手楊忠憲教你用1張表逮飆股》裡大方公開自己的獨門投資心法,希冀讀者都能和他一樣,精準選股、穩健獲利,進而成為投資贏家!以下為本書精彩摘要:
挑選個股的方式很多,舉凡基本面、產業面、籌碼面、消息面、題材面和技術面等,都可以是選股工具。然而利用基本面或產業面選股,可能會因為資訊落差出現「選股條件都是利多,股價卻不漲反跌」的問題,但我後來驚喜發現,改從技術面選股,不僅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能化繁為簡,改善時間效率。也因此,近幾年我大多是直接從技術面選股。
透過技術面,我能更迅速地辨識出那些已經具備強勢上漲潛力的飆股,這些個股往往會有某些技術訊號,比如股價突破重要壓力,或形成特定的技術型態等,顯示之後有可能會開始大幅上漲。
以下我就來告訴大家,如何利用技術面進行選股,大致可分為4個步驟:
步驟1》
3面向打造股票池
台股上市櫃股票加起來總共近2,000檔,數量龐大,為了提高挑選飆股的效率並縮小範圍,我會先從3個面向來尋找符合技術面的個股:
1.強勢股:
強勢股是指「漲幅前100名,且前一天成交量大於500張的個股」,其背後通常有具吸引力的題材或基本面支撐,符合市場熱門趨勢,是市場資金集中流入的標的。
2.成交量放大股:
成交量放大股是指「今天成交量/昨天成交量前100名,且成交量大於1,000張的個股」,代表市場關注度提高,買賣雙方交易頻繁,往往伴隨股價波動,可能帶來較大的獲利空間。
3.低基期起漲類股、多方結構續漲類股:
低基期起漲類股和多方結構續漲類股都具有明顯的成長性或趨勢性,容易吸引市場資金關注,當市場資金湧入,加上潛在的利多消息刺激,就可能引發股價快速上漲,形成飆股。
上述3個面向,可以有效縮小選股範圍,將觀察股從近2,000檔縮小到150~200檔,但此一步驟仍屬於「海選」,得到的個股數量仍然相當龐大,因此還需要培養快速且大量過濾股票的能力。所以接下來要進入下一個步驟,也就是「10秒鐘個股快篩法」。
步驟2》
10秒鐘快篩個股
「10秒鐘個股快篩法」是以技術面分析為主,搭配一點點籌碼面來輔助判斷,從K棒、趨勢、型態、位階、價量關係、均線、KD、MACD、法人、買賣家數等幾個工具綜合分析來判斷「目前是否為低位階、是否為多頭結構、籌碼是否集中」等等,這樣一來,很快就可以挑選出底形起漲或強勢續漲、有望成為飆股的個股。
如果「10秒鐘個股快篩法」過濾出的個股,同時又具備同族群性,這樣後續股價上漲的機率則會更高。不過因為「10秒鐘個股快篩法」屬於寬鬆的條件,因此投資人應盡可能尋找完全符合條件的個股。
到了這個步驟,觀察股數量已縮小到50檔以內,但數量還是有一點多,這時可以把這些個股彙整到「自選股」中,進行下一步過濾。
步驟3》
將個股列入「自選股」
我習慣將自選股分成6大類,除了將「10秒鐘個股快篩法」過濾出的個股收納進「自選股5」以外,也會觀察國際股市和商品行情等資訊。
自選股1》主要是觀察國際指數、期貨和貨幣行情,研判外在條件對於操作的優缺點。
自選股2》主要是觀察原物料商品和短中長期公債行情,作為輔助和搭配。
自選股3》主要是觀察常見的正向或2倍ETF,當指數上漲集中在權值股時可以適時轉換操作。
自選股4》主要是觀察常見的反向ETF。當趨勢翻空時,可以適時轉換操作,但我個人是不做空的。
自選股5》主要是觀察透過「10秒鐘個股快篩法」初步過濾出來的個股。
自選股6》主要是具備買進條件的觀察股,從「自選股5」中再嚴謹地依據選股表格檢視(詳見表1),並且給予評等,符合條件的個股才能歸類到「自選股6」;通常不會超過10檔,日後如果要買進股票,直接從這些個股中挑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