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摘要
金錢本身無罪,關鍵在於如何使用與對待它。億萬富豪洛克菲勒以一段與年輕花匠的對話出發,強調「喜愛金錢是萬惡之源」的正確理解不在於否定金錢,而是避免被其支配。賺錢是責任,是為家人與社會創造價值的方式。唯有把金錢當工具、讓它為你工作,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與尊嚴,實現對家庭與人生的承諾與價值。
我認為,是上帝而不是撒旦給人們創造了鑽石。上帝的告誡是:我們不能在違背上帝的情況之下賺錢,或去賺別的什麼東西,因為那麼做會讓我們有罪惡感。想要賺取金錢,大筆金錢,原本就是人之常情,只要我們是採用正當手法取得,而不是被金錢所奴役。
很多人會沒錢,是因為他們不了解金錢。他們覺得金錢又冷又硬,其實金錢並非如此,它溫暖又柔軟。金錢能給人良好的感覺,在色澤上也和我們穿的服裝很匹配。
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是依靠我過去的信念創造出來的:我必須是個富翁,我沒有當窮人的權利。隨著時間的不斷前進,這個信念變得越發堅定。
在我小時候,正是拜金思想被高度推崇的時期,當時有成千上萬的淘金者懷著發財的美夢從世界各地拼命湧入了加州。儘管在事後人們發現那場淘金熱純粹是個騙局,但這件事卻大大激發了數百萬人的致富渴望,其中也包含我──一個才十幾歲的孩子。
那時我家境窘困,常要接受善心人士伸出的援手。我的母親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她希望我能肩負起身為長子的責任,把這個家庭建設好。因為母親的期盼及教導,我養成了此生不變的責任感,當時就立下誓言:我不想成為窮人,我要努力賺錢,我要用自己賺來的財富改善家人的生活。
在我的少年時期,金錢對我來說不僅僅是讓家人過著富足生活的工具,更能帶給我道德上的尊嚴及社會地位,這些東西遠比豪華氣派的住宅、美麗的服裝更讓我激動。
我對金錢的了解,堅定了我想成為有錢人的信念,這信念又給我更堅定的意志去追逐財富。
孩子,沒什麼事情比為了賺錢而賺錢的事情更可悲了。我懂得賺錢的方法,那就是讓金錢成為我的奴隸,而不能讓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而我,就是這麼做的。
愛你的父親
延伸閱讀
從週薪5美元奮鬥到全美首富,洛克菲勒:從貪欲開始起心動念,世界才會進步
希爾頓從3萬美元起家,成為全球旅館大亨...從第1間飯店成立的故事看:猶太人「無中生有」的做生意智慧
書籍簡介_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暢銷金句牌卡版】

作者:約翰‧洛克菲勒
譯者:馮國濤
出版社:布克文化
出版日期:2025/04/24
作者簡介_約翰‧洛克菲勒
老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Sr.,1839-1937)是一位美國商業巨頭和慈善家。
在資訊科技社群網路時代之前,他被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人和近代史上最富有的人。
洛克菲勒於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公司。他一直經營該公司直至1897年,退休後仍是該公司最大股東。隨著煤油和汽油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洛克菲勒的財富猛增,他成為美國首富,在巔峰時期控制了美國90%的石油。
標準石油公司是美國第一家大型商業信託公司。通過利用公司的壟斷力量,洛克菲勒徹底改變了石油工業。
1911年,最高法院裁定標準石油公司因違反聯邦反壟斷法而必須解散。它被分解為34個獨立的實體,其中包括後來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石油公司,其中一些公司仍然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產值。結果,洛克菲勒成為美國第一位億萬富翁,其財富佔國民經濟的近2%。
1913年,他的個人財富估計為9億美元,幾乎相當於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391億美元的3%。這是他的淨資產峰值,達到266億美元。
洛克菲勒生命最後40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他位於紐約州威徹斯特縣的莊園,與鋼鐵巨頭安德魯·卡內基等其他重要實業家一起定義了現代慈善事業的結構。
他的基金會開創了醫學研究的發展,並為美國近乎根除鉤蟲和黃熱病做出了貢獻。
洛克菲勒是芝加哥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的創始人,並資助在菲律賓建立中央菲律賓大學。
相關著作:《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全新完整譯本)【暢銷紀念版】》
譯者簡介_馮國濤
資訊管理學碩士。
曾任職出版業、資訊業。
現為自由作家、譯者、特約製書暨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