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走多、AI蓬勃發展,為何投資人該擔心?霍華馬克斯最新備忘錄:留意泡沫警訊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圖片放大
摘要

知名投資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在最新的備忘錄(MEMO)中,語重心長地再次發出了提醒,留意泡沫的形成。尤其是大家關注的美股7巨頭和美國過高的本益比,都是種警訊。

知名投資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在最新的備忘錄(MEMO)中,語重心長地再次發出了提醒,留意泡沫的形成。

在馬克斯最新的備忘錄中提到一個現象,就是——幾個美國科技龍頭的股票市值,占美國比重愈來愈大,而美國也占全球市值愈來愈多,而過往這種占比,曾經出現在2000年的網路泡沫時期。

馬克斯說「泡沫」是一種心態,並非絕對數字,過往曾經看到的有:

1.對市場非理性的繁榮。

2.對投資標的的崇拜。

3.覺得不能不跟上的心態。

4.覺得價格永遠不嫌高。

多頭市場的3的階段

而在整個多頭市場,馬克斯整理3個階段:

第1階段:大部分的人還陷入崩盤時的悲傷,只有少數人看到狀況逐漸改善。

第2階段:企業與經濟表現良好,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有逐步改善。

第3階段:企業與經濟訊息大好,所有人都覺得這麼美好的事情還會持續下去。

而最後一階段,愈是朝向非理性,也就愈可能形成泡沫。

而泡沫的誕生,通常來自於「新事物」的出現,因為舊事物大家熟悉原有的估值,但新事物出現後,大家對於這些未來有著高度期待,「估值的尺度」也開始出現變化。

馬克思投資堅守的原則

馬克斯說經歷過多次泡沫後,他堅守幾個原則:

1.重要的不是買了什麼,而是付出什麼價格。

2.好的投資不是買到好東西,而是把那個東西「買得好」。

3.沒有任何資產是好到值得過度評價,也沒有東西是爛到用便宜價格不能買的。

但在泡沫現象的投資市場中,對新事物的期待,總是改變了人們的評價準則,認為未來會更美好,值得用更不一樣的方式去評價,也因此不斷的提高高價的合理性,最後就是為了過度美好的想像,付出了極度昂貴的價格。

但從古至今,美好的未來或者偉大的企業不長存,過去幾十年,能維持在前幾大企業的公司屈指可數,表示許多美好,大多是以失望收場。

馬克斯提出了目前觀察的幾項警訊:

警訊1:2022年以來,股市連續上漲,形成相當樂觀的氛圍。

警訊2:標普指數的估值高於以往,龍頭企業的價格也高於其他同業水準。

警訊3:對人工智慧(AI)的高度期盼與想像。

警訊4:對於前7大企業的繼續美好的認知。

警訊5:標普500指數因為指數投資人持續投入,不管估值的趨勢。

我的看法

看重的是股市長期的美好,但在過程中,「價值」仍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不該為了樂觀付出太高的代價。

最近聽到有網路在鼓勵年輕人買指數,但用槓桿或借貸,說這樣可以加速財富自由。這些年輕人的經驗值,都是從2020年~2021年疫情下跌後才進入市場,沒經歷過那種突如其來的大跌,更不用說是2000年、2008年的慘況。

開槓桿在平時都很美好,但在高估值下開槓桿,就是懸崖邊開快車。

本文獲「投資客日誌」授權轉載,原文:須留意的泡沫(霍華馬克斯MEMO心得)

延伸閱讀
股價漲破千元的台積電,該出清還是該續抱?真正該思考的,其實是「這件事」
存上百張高股息ETF,就能躺著領息、提早退休?分析師點破:恐怕想得太簡單
0056、00878、00919等高股息ETF「高配息率」怎麼來?ETF配息率愈高愈好?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