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平準金是什麼、是否課稅?平準金是配本金嗎?收益平準金迷思全破解-Smart智富ETF研究室

商周財富網編輯室為讀者嚴選包括國際財經、全球股市、致富者成功心法以及與上班族生活理財的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摘要
{DS}

收益平準金是什麼?收益平準金是配本金嗎?

「收益平準金」其實就是從投資人的資金中,將一部分比率的金錢轉作配息使用,也就是「配息來自本金」的概念。而收益平準金最大的作用,就在於防止股息被稀釋、達到「穩定配息」的效果。

收益平準金其實不是新的產物,過去早有ETF將其納入配息機制中,只不過這幾年在ETF投資風氣日盛的情況下,曾有ETF發生股息遭嚴重稀釋、隨後納入收益平準金的情況,才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收益平準金這項機制。

收益平準金機制為何被注意?

原因1:股息遭嚴重稀釋

近年來最著名的案例,是目前受益人數最多的台股ETF人氣王——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00878在2020年7月掛牌後的首次除息(同年11月)時,因基金規模迅速膨脹、導致當次配息額遭嚴重稀釋,每單位僅配出0.05元,相當於持有1張(1,000股)僅配出50元!

一般而言,國內高股息ETF是以股息優渥、高配息率為最大投資特色,而這類高股息ETF年化配息率至少要有5%或以上的水準,才符合多數投資人的內心期待;若是以季配型的高股息ETF來說,假設在每次配息額相去不遠的情況下,單次配息率大多會有1%~2%左右的表現。不過若以00878當次的除息參考價15.05元、現金股利0.05元計,當次配息率僅有0.33%,可說是出奇地低,這情況當時也讓不少人相當錯愕。

原因2:疑用收益平準金衝高配息

第2個原因,也就是2023年下旬所發生的「收益平準金之亂」。市場的質疑聲浪主要是針對那些成立不久、具有收益平準金的高股息ETF,掛牌後在極短時間內竟都能繳出非常亮眼的配息表現,且當中部分ETF配息來源有極高比率是來自於收益平準金!

ETF沒有收益平準金會怎樣?

以主打高配息率、高息收的高股息ETF而言,倘若沒有收益平準金機制,最大的風險之一就是「股息被稀釋」,也就是00878掛牌後首次除息的情況。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ETF收益平準金設計是在「防止」股息被稀釋而縮水,但不代表「沒有收益平準金機制的ETF」就會發生配息稀釋的情況。

為何基金規模和股息稀釋有關?

基金規模怎麼算出來的?

上面曾提到,股息被稀釋的原因在於基金規模短時間內快速成長、膨脹;換句話說,「基金規模」變化會影響實際配息額表現。現在先來看看,基金規模怎麼算出來。

基金規模(元)=每單位基金淨值(元)x發行單位數(股)

ETF規模由2項目組成,1個是每單位基金淨值,1個則是發行單位數(又稱在外流通數,單位數不固定)。一般而言,ETF淨值在短期間內變化不大,而發行單位數是影響基金規模最常見的因素;當市場出現大量資金與申購需求時,ETF發行單位數會顯著增加,進而帶動基金規模的快速成長。

這邊同樣以00878為例,據國泰投信官網的歷史資料,在2020年7月20日掛牌時發行單位數約為4億5,000萬股、基金規模約為67億2,000萬元,至首次除息日前一日(2020年11月16日)時,發行單位數來到約13億6,300多萬股,規模則來到205億2,300萬元左右。換句話說,00878從掛牌日起至除息前一日,在這短短4個月左右的期間,發行單位數成長202.09%、總規模則成長約205.39%,這就是基金規模在短時間內劇烈膨脹的案例。

基金規模膨脹為什麼會稀釋股息?

如上面所述,ETF發行單位數是造成基金規模膨脹的主因。假設某檔ETF現有1,000萬元可分配給投資人,且有1,000萬個發行單位數,也就是這1,000萬元要分給1,000萬個發行單位,所以每單位可分配到1元(=1,000萬元/1,000萬發行單位),也就是每持有1單位(股)可拿到1元現金股利的意思。

而在沒有收益平準金的情況下,一旦市場出現大量資金的申購需求、導致ETF發行單位數在短期間內遽增時股息就會被稀釋。假設這檔ETF發行單位數,從原先的1,000萬個增加至2,000萬個,但當次的可配息總額卻仍只有1,000萬元時,則每單位可分配金額就會只剩下0.5元(=1,000萬元/2,000萬發行單位),這就是「股息稀釋」的現象。

收益平準金如何穩定配息?

上面提到收益平準金其實就是投資人自己一部分的本金,假設投資人將100元投入某檔具有收益平準金的ETF時,這檔基金並不會將這100元全數投入於ETF的投資組合中,而是會依照特定比率,從中抽取一定比率的金額作為收益平準金之用。

假設ETF在短期間內發生規模嚴重膨脹的情況時,這時候ETF「可能」就會動用收益平準金機制,除了原先的可分配金額外,還會加入收益平準金所得作為分配之用,使基金的可分配金額得以維持與膨脹前相同的比率。

同樣以上面這檔ETF為例,當發行單位數由1,000萬個增加至2,000萬個時,假設可分配股息金額同樣是1,000萬元、收益平準金的可分配金額為1,000萬元,則當次的配息總額就來到2,000萬元,相當於每單位配發1元股利(=2,000萬元/2,000萬個單位數),這樣就能維持和基金規模膨脹前相同的配息水準(每單位配1元)、股息不會被稀釋成0.5元,進而發揮穩定配息的作用。

先買後買,收益平準金比率有差嗎?

以ETF同次除息來說,無論你是先買還是後買,當次配息來源中若有收益平準金,那麼收益平準金比率都會是「相同的」!也就是說,不會有「早買的人收益平準金比率較低、晚買的人收益平準金比率較高」的問題,兩者比率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收益平準金比率會相同?原因和ETF的「交易市場」有關

ETF交易市場可分為「初級市場」與「次級市場」2種,一般投資人買賣交易的地方是屬於次級市場,而投資人在次級市場中無論怎麼買賣,ETF在外的流通總數是不會變的,只有初級市場中特定的授權參與者透過申購或贖回時,才會使ETF整體單位數增加或減少。

假如現在有A和B兩位投資人,分別在不同天,於公開市場(次級市場)買進同一檔含有收益平準金的ETF、並參與同次除息,當他們收到股息通知書時,2人配息來源中的「收益平準金比率」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即便A和B這2位投資人進場時間不同,但他們都是在同樣的次級市場裡進行交易,而這檔ETF發行單位總數在次級市場中是不會變的,因此無論投資人在哪個時間點買,股息結構中的「收益平準金比率」以及「每單位配息額」都是相同的。造成ETF配息額被稀釋原因在於ETF的「單位數變化」,與投資人在次級市場裡早買、晚買的時間點並沒有太大關係。

收益平準金優點

收益平準金最大的優點,就在於穩定配息,這也是收益平準金機制存在的主要原因。以投資人的角度而言,ETF配息率自然是愈高愈好,不過在追求高配息的同時,配息率的穩定也相當重要。收益平準金可讓配息表現更穩定,避免因後續市場的大量申購而稀釋原本應到手的股息。

收益平準金缺點

若以長期投資者而言,收益平準金可能會讓複利效果打折扣,原因在於投資人所買進的每筆資金,並非100%被用在ETF的投資組合當中(因為有部分資金會被轉為收益平準金)。

收益平準金需要課稅嗎?二代健保、納入所得?

收益平準金源自於投資人的本金,不會納入個人所得,也沒有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問題。至於配息來源中哪些項目需要納入所得、哪些項目需要課徵二代健保,可詳閱這篇<ETF配息來源是什麼?收益平準金是配本金嗎?哪些項目要課二代健保?-Smart智富ETF研究室>進行研究。

我買的ETF有收益平準金嗎?

在了解收益平準金機制的特色與邏輯後,另一個常見問題是:「如何知道1檔ETF有沒有收益平準金?」

方法1:ETF基金名稱

當1檔ETF有收益平準金時,會直接在基金名稱中最後方括號註記「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這類的備註。下面我們以2檔受益人數最高的台股ETF為例——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

由下圖1可看到,在納入收益平準金後的00878,在基金名稱括號處已有括號備註「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的字樣。

圖1: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投信官網之基金名稱

圖片來源:國泰投信
圖片放大

另1檔高股息ETF的0056,在2023年5月改季配同時納入收益平準金機制後,官網中的基金名稱在後方也有括號「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的標示。

圖2:元大高股息(0056)投信官網之基金名稱

圖片來源:元大投信
圖片放大

方法2:基金公開說明書

另一個比較費工的方式,就是查閱該檔ETF的基金公開說明書。ETF若含有收益平準金,通常能在公開說明書中收益分配的內容處找到相關說明。

收益平準金的4大原則

如上所述,各家業者對收益平準金動用規則不一,也衍伸出不少爭議,最典型案例如收益平準金之亂。不過在2024年1月11日時,金管會已發布關於收益平準金的4大規範,且這些新制無論是新成立的ETF、還是已發行的舊ETF規範都一體適用。主要原則內容如下:

1.配息原則

ETF實際配息率不得高於所追蹤指數的配息率,例如追蹤指數的配息率為3%,那麼ETF實際的配息率就不能超出3%。

2.動用時機

要動用收益平準金配息,必須同時符合2條件才能動用。第1個條件是「配息率要低於參考配息率」;第2個條件「是一段期間的淨申購達一定比率、有可能出現配息稀釋」的情況出現,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規模膨脹、股息恐會到嚴重稀釋的情形。

3.使用上限

倘若ETF滿足收益平準金的「動用時機」標準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動用收益平準金配息可使用多少比率?目前的規定原則是,以帳列平準金占所有可分配收益的比率,作為動用平準金的上限。

4.分配順序

ETF配息來源通常有5種,分別是股利、利息、收益平準金、資本利得和其他。而在這5項配息結構上,金管會要求擁有收益平準金機制的ETF,必須優先分配股利、債息及資本利得等科目,而後續若仍達收益平準金啟動標準時(第2點情況),才能夠使用收益平準金配息。

金管會認為投信公司應訂定ETF收益分配原則,同時並納入內控制度,也就是在執行時要留存紀錄備查、以利後續金檢查核,且未來不排除會修法規定,並訂定相關的罰責。

延伸閱讀
ETF是什麼?ETF怎麼買?新手如何定期定額ETF?ETF投資入門懶人包
ETF配息怎麼算?竟不是每檔ETF都會配息?月配息、季配息、年配息差在哪?ETF配息疑問懶人包-Smart智富ETF研究室
ETF配息來源是什麼?收益平準金是配本金嗎?哪些項目要課二代健保?-Smart智富ETF研究室
0056配息怎麼算?0056成分股有哪些?0056配息怎麼發?元大高股息完整懶人包-Smart智富ETF研究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