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被別人討厭,總是壓抑自己配合他人...心理學家教你這樣做,走出討好模式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個案提問》

我是一個女孩子,從小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習慣自我壓抑,不斷討好周遭。

工作時我總是很努力地做到完美,也經常巴結主管和同事,讓他們覺得開心,但總是無法守住自己的界線。

主管和同事會對我提出愈來愈過分的要求,我則替他們承擔愈來愈多的工作,其中也包括眾人的不良情緒。

在這個過程中累積了很多憤怒和怨言,但不能表達出來,也無法拒絕別人。

我很怕身旁的人不喜歡我。但無論我如何奉承,最終別人都會討厭我,甚至排擠我,升職加薪都輪不到我。感覺自己無論怎麼努力,別人也不會喜歡我。

每次都很失望,還要繼續忍受主管和同事的剝削,期間不斷說服自己,要多加忍耐,但最終再也承受不了那些過分的要求後,就會和他們大吵一架,接著離職。

我換了4份工作,每次都是這樣的模式,感覺陷入了「討好——怨恨——無法承受——憤怒離開」的惡性循環中,很痛苦。

我討厭自己去逢迎拍馬,但總會不由自主地這麼做,然後責怪自己,卻依舊無法拒絕別人過分的要求,內心充滿憤怒和無力感。我該怎麼做呢?

作者回覆》

既然這是你無法自控的模式,估計一時是改不掉了。

請你在接下來一個星期內,每天觀察自己的行為,看看自己做的事情中,有幾件是:別人讓你做,你不想,卻身不由己的;別人讓你做,你也想,順勢答應的。

把2個數字分別統計下來。一週之後告訴我,每天這2個數據會有什麼變化。試試看在你觀察的過程中,會不會對自己有更多一點的了解。

個案回饋》

剛看到這個建議的時候,我楞了一下。

寫這個回饋讓我太痛苦,我根本不想思考這個問題:什麼是別人讓我做、我不得不做的,什麼是別人讓我做、我自己也想做的?這有什麼區別?我為什麼要區分?難道讓我感覺痛苦的,不都是外人讓我做的嗎?我很討厭這樣的區分。

前幾天幾乎不想寫,但還是勉強寫下了幾條。

在這幾天內,我隱約感覺自己好像陷入一種固定的思考模式:讓我痛苦的事情,都是別人強迫我做的,我的痛苦都是由於我在討好別人而引起的。

但事實好像和我想的不那麼一致。

終於鼓起勇氣,忍住痛苦,複盤了一天中我不得不做和自己想做的事情,比例大約是2比1。

連續寫了幾天後,我發現我不想做的事情,都是我認為對自己沒有價值的,比如一些沒有意義的重複工作,以及被迫和我不喜歡的人進行溝通。而我想做的,就是我認為對自己有價值的事情,反而能做得超出別人的預期,同時也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收穫。

看來,對於想做和不想做的事,大部分是按照是否對自己有利來區分。再仔細想想,我不想做的事,也不是完全對我沒有益處,只是有些我認為投入和回報不成比例。這麼看,又覺得自己是一個精打細算的利己主義者。

寫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比較關注內心感覺,沒有客觀關注外面的世界,總是會沉浸在以往的感覺當中。另外也發現在工作中,我無法主動完成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彷彿別人不要求我做,我就不會去做。

其實我完全有條件去做一些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別人也阻止不了我。如果這樣可行,也許就能平衡一下不滿的心態。

我在工作中開始有意識地關注自己想做的事,以及自己想要的工作方式和節奏。

老闆對我說,只要達到工作的目標就行。這簡直讓我難以置信。我本以為會受到批評和指責的。

我開始用自己的工作方式投入職場時,也在工作中慢慢學會提出自己的要求,會根據任務安排向主管要時間、要人手。

我現在愈來愈能專注於工作本身,不再過分糾結於主管是否開心。雖然仍舊覺得主管和同事不開心是自己的錯,但會考慮更多的是工作本身:是否做得夠好,時間安排是否合理,人員調配是否合適。

回看這段走出討好模式的經歷,就好像從泥淖中爬出來一樣,而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就是讓我爬出泥淖的那根繩子。

雖然未來之路漫長且艱辛,但是感謝李老師的建議,助我走過一段難熬的歷程,繼續向前邁進。

重要的是你自己怎麼想

討好的意思是,別人要我做的事,我就做。而其反面,不一定是「別人要我做的事,我都拒絕」,反倒是「我想做的事,我就做」。

做事主要取決於自己的意願。

這當中自然也包含一些別人要我做的事,沒關係,如果正好是我想做的,就做。

但說起擺脫討好的時候,常常誤以為是前者,這導致我們把注意力仍舊放在別人的身上,去關注「哪些事是他強加給我的」。

因為別人的要求便刻意牴觸一件事——這是另外一種把他人放在自己之上。

事實上,別人要你做或者不做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怎麼想。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當個案開始關心自己的意願之後,她就不知不覺走出了討好。

延伸閱讀
常因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而耿耿於懷...心理學家教你調適心態:別人的評價不等於你的價值
總會在意旁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語?其實你可以適度「鈍」一點!厚臉皮的勇氣是獲得成功的原動力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