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大家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雞蛋市價1顆6元,如果政府對每1顆雞蛋課徵5元的囤蛋稅,你認為雞蛋商會漲價、還是降價?」
「泡麵1碗30元,如果政府對每1碗泡麵課徵5元的健康稅,你認為接下來1碗泡麵商會賣35元、還是賣25元?」
「進口汽車1輛200萬元,如果政府對每1輛汽車加課50萬元關稅,汽車市價會漲還是會跌?」
同樣道理,倘若你認為加稅會讓商人轉嫁成本,雞蛋、泡麵、汽車容易漲價,那政府對建商課徵囤房稅,頻頻增加一般民眾的房地產持有稅、交易稅,你覺得房價會因此下跌嗎?
提高囤房稅,真能抑止炒房?
10幾年前,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加稅派」,認同台灣房地產稅負太低,是造成高房價的元兇。畢竟,有很多人都傳達一種訊息——國外房地產稅課得多重多重,所以房價不會漲,民眾租房子就很快樂,沒多少人願意買房子,只有華人才如此愛炒房。
直到我自己親身去深入認識國外房地產市場與政策後,才猛然發覺上述內容簡直是唬爛。之後,我開始認真思索「加稅,真的能讓房價變便宜嗎?」
答案昭然若揭,不說別的,看房產稅最重的美國,或者相對重的英國、加拿大就知道了,近40年來的房價根本漲爛了。
過去,像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等學者在在提出警示,「賦稅轉嫁間接推升市場價格」,可惜官員與民眾不愛聽,把矛盾指向是因為「稅太輕、沒有全國總歸戶」一味的相信「加稅會讓商人賣房子更便宜」因而囤房稅也針對建商餘屋課以重稅。
諷刺的是,韓國已證明囤房稅無法打擊房價,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證明囤房稅有用,而且台北市等10個縣市已實施囤房稅多年,亦證明無法抑制房價,但我們這個政府、這個社會還是在試卷上繼續寫上這個錯誤的答案。
2021年12月,財政部賦稅署發布「財政部對報載學者就囤房稅推動建議之說明」,強調「囤房稅容易轉嫁」「對於資金雄厚之屋主,增加持有稅無法促使其釋出房屋」「依據韓國二十五輪打房政策之經驗,加重持有稅抑制房價及囤房,效果不彰」。到了昨(9月21日)天,行政院通過「囤房稅2.0」,外界質疑建商恐把囤房稅成本轉嫁在房價上?財政部竟是說「市場供需決定」。
好啦,既然民眾那麼喜歡加稅,那就求仁得仁,加好、加滿,以後這些稅轉嫁到房價上可別怪財政部。這種自己作死的行為,唯一的贏家是收到滿滿稅收的政府,業者、屋主、租客全是輸家。
本文獲「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居住正義1》房貸至少得繳3代!房貸平均年限曾高達140年,為什麼瑞典人買房得「貸貸相傳」?
居住正義2》台灣40年房貸會太長嗎?貸貸相傳可能嗎?從全球15大主要國家的房貸政策找答案
還在笑基泰拋「1坪換1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房產專家點破建商腹黑3部曲
小檔案_何世昌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 何世昌
外號房地產肥永俊,體重與房價呈正比,擅長全球房地產政策影響評估、房市趨勢與新建案市況分析,樂愛鑽研大數據與房市研展。近年致力於介紹全球主各國不動產政策與市場機制,以期找到台灣房市政策新方向。
歡迎朋友們到FB粉絲專頁「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一起聊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