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就要用力追?考公職等於不求上進?揭資本社會下的殘酷真相:貧富差距不只是錢,而是風險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常有教育網紅或雞湯網紅鼓勵你職涯就是要勇往直前開創世界,但社群論壇上大眾的意見又是另一種,如果你去帶過課輔或是在清寒家庭做過志工,往往社工或輔導老師給的卻又截然不同。

為什麼會有這個落差?

用之前的<臺灣人の大學志願選填指南 v2023>來解釋,我習慣把所有人粗分成3種:
1.一輩子不靠薪水也能活。
2.本身有負債的QQ族。
3.沒有負債但也沒有資產的小白。

圖片來源:生活中的程式
圖片放大

「風險承擔力」是最大差異

這3種人的最大差異來自於「風險承擔能力」,意思就是你有沒有能力承擔失業、生病、投資失利等帶來的負面效應。然後很現實的是:年輕人的「風險承擔能力」是由父執輩決定的。

也因為每個人的風險承擔能力不一樣,對你而言稀鬆平常的事,對另一個人而言卻是在冒險。
你以為他經歷多采多姿、創業經歷豐富,事實上他以他的背景來看,他從來沒冒過險;而一般人卻連選個普通的科系就讀都是在冒險。

圖片來源:生活中的程式
圖片放大

「一碗麵」故事中的主人翁就是典型的例子,最大的兩個孩子都從軍去了,從軍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最好的幾個選擇之一。

我也看過有教育網紅抨擊家長要小孩去考公務員的想法,這裡認知的落差同樣來自於背景的差異。會鼓勵去當公務員不外乎就是追求穩定,會追求穩定就是來自於家庭風險承擔能力的缺乏。而不鼓勵去當公務員,就是因為公務員帶來的報酬往往不如自身的資產,當身家都好幾億時,傻B才去當公務員。

我姐就是去當一般公務員,原因很簡單:所學非就業熱門科系,我們承擔不起她失業、經商失敗的風險,也無力給她在職涯上任何幫助。

台灣現在是階級固化的社會,直白點說就是從父母繼承下的資產,往往超過現在年輕人一輩子的可預估所得。

爸媽如果留給你2間台北市的公寓,那你的資產就已經超過一般醫師或工程師一輩子所能存下的,你選甚麼科系真的不重要。

但如果你不是這種人,你做的任何選擇都要格外謹慎,在聽任何建議前,請先想一想對方的背景是不是跟你一樣。

本文獲「生活中的程式」授權轉載,原文:為什麼給的建議天差地遠

延伸閱讀
覺得自己缺乏好運、沒錢很失敗?一個資本主義下的人生感悟:改變心態,離成功就更靠近
看到同齡人有父母贊助買房,就覺得好羨慕...白手起家的過來人:那都是人家上一代或上兩代的累積
身邊朋友陸續買房買車,覺得自己人生很失敗?理財達人:該追求的是財務獨立、而非致富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