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我們常常聽到別人說「不要變成井底之蛙」,因此嚮往井底之外的廣闊世界,折磨跳不出井底的自己,感到惴惴不安。我以前也是這樣的人。從小到大,我一直有種不要變成井底之蛙的強迫感。27歲的我辭掉在韓國的順遂工作,前往美國,心想我要去看看那廣闊的世界。
27歲左右,我擁有了能說明我這個人的包裝紙。畢業於哪間大學、在哪間公司上班等等,就連我居住的社區也變成了代表我的工具。然而,我的人生在27歲重置了。將我層層包裝起來的那些東西,在美國變得一文不值,而且我的英文程度也不足以做華麗的自我介紹。就那樣在美國步入的30歲前夕,是一段緊抓著崩潰的自尊心不放,全憑一股傲氣撐下去的歲月。
一句英文也說不好,就跑到美國生活,日子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刻苦、兇猛、冰冷。每天繃緊神經十幾個小時,回到家早已筋疲力盡,這樣的狀態日復一日。我常常拖著疲憊的身軀看韓劇或找韓國朋友發洩壓力,藉此恢復內心的平靜。隨著時間過去,我進了好公司,站穩腳跟,經濟條件也寬裕了許多,但是我的生活半徑卻比離開韓國時還要狹窄。雖然我為了不要變成井底之蛙而走出海外,我卻生活在漂浮於浩瀚海洋的小島上更小的水井裡。我當不了能瀟灑地適應海洋的海蛙,對自己感到失望、心寒。
有一天,我看到了周圍的小水井。有些朋友來到廣闊海洋的理由跟我的很相似,我也遇到了一些煩惱和想法類似的朋友。就在那個時候,我突然明白,問題不在於我是井底青蛙,而是在井底過著不幸生活的青蛙才有問題。無論是在井底,還是身處海洋,只要過得幸福就好了。不要試圖成為不像自己的海蛙,也不要假裝自己變成了海蛙,只要我過得幸福就好。那麼一來,無論我在哪裡,都不會因為身處的地方而變得不幸。
2018年進入谷歌之後,我患有嚴重的冒牌者症候群——覺得自己沒什麼能力,變得有氣無力、忐忑不安的心理現象。墜入谷底,我每天都覺得在全球天才齊聚一堂的這裡,我是個不得其門而入的人。我的實力馬上就會穿幫,然後丟臉地被掃地出門的恐懼,導致我深受失眠所擾。我就那樣咬牙撐了一年,後來決定接受心理諮商,重新開始停擺許久的寫作和英文學習,慢慢恢復自信。
2020年谷歌的下半年考核開始之際,我寄了一封電子郵件給群組裡所有人。我說,不要忘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珍貴的特別存在,並分享我的「井底之蛙」文章。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觀點,工作能力或評價無法代表自己的存在價值。所以如果有人跟我一樣折磨自己,過著艱辛無比的時光,那無論如何,我都想幫那個人一把。結果發生了驚人的事。我的電子郵件快速地在公司內部的多個群組流傳,好多人都「將頭探出水井」說自己也是青蛙!看起來聰明絕頂的他們,也跟我一樣默默受傷,正在跟自己奮戰。有些人說看到哭了,有些人說獲得了安慰。傾訴彼此的故事,互相加油打氣。我稍稍敞開了心扉後,來自四面八方的其他人也同樣敞開大門了。我們就那樣敞開心扉,成為彼此的慰藉和力量。
我們做的準備比自己設想的還要充分
30歲的時候,煩惱真的會變得很多。你會天天失誤,感到失望,懷疑這真的是你該走的路沒錯嗎?會不會太晚了?覺得自己看起來很沒出息、寒酸落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這個世界愈來愈難生存,好像除了你之外,大家都在升級而感到害怕。我也經歷過那種時期。如果你沒錢沒靠山,疲憊於肉搏生存的話;如果你現在想放棄並回國的話;如果你擔心自己是否能辦到而失眠的話;如果你學了十幾年的英文,仍因為害怕說英文而不敢挑戰跨國企業的話,或許我的文章能提供一點點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