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不夠賠?可加買「自負額醫療險」,用小錢增加保障!

商周財富網編輯室為讀者嚴選包括國際財經、全球股市、致富者成功心法以及與上班族生活理財的內容。
擔心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不夠賠?可加買「自負額醫療險」,用小錢增加保障!

因為疫情影響,莉莉想替自己再加買一些醫療險保障,但她已經買了3張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達到金管會要求的個人投保張數上限,沒辦法再加買,但這時保險業務員告訴她,如果真想再多買一張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也是可以的,就是選購一張自負額醫療險。

雖然是否要將實支實付醫療險買好買滿,可能是業務員的銷售話術,保戶最終仍要評估自己的資金與需求度,但近年保險市場上的確出現不少這種有「自負額」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到底它是什麼?和傳統實支實付醫療險有什麼不同?

首先,來解釋一下這個名詞「自負額」,它的意思就是在發生保險事故時,保戶先自行負擔投保時約定的一定比例金額,超過自行負擔金額的部分,再由保險公司理賠,通常自負額與保險費率成反比,也就是自負額愈高、保險費率相對愈低。

部分風險保戶自己承擔,超過的部分由保險公司理賠

也就是部分的風險,由保戶自己承擔,超過的才轉嫁給保險公司。舉例來說,若買了一張自負額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雜費理賠自負額為3萬元,而雜費理賠上限為20萬元,若住院動手術用自費藥材,金額只要在3萬元內,保險公司不會賠你,全由保戶負擔;但若這筆支出共計7萬元,保險公司就會賠保戶7萬-自負額3萬元=4萬元;但若總花費超標來到25萬元,則保單就會以總額上限20萬元-自負額3萬元計算,共理賠17萬元。

基本上這種商品目前市場上多以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為主,日額給付型的醫療險還沒見到有自負額限制的。或許民眾會心想,「我買了保單必須把風險留給自己,為什麼要買它?」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王琦惠表示,這種有自負額設計的保單,大多是用來補強自己的雜費限額,適合原有實支實付型已經買到頂,或是想買但不想花太多錢的人。

因為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大多採附約設計,想投保必須先買主約才能附加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的附約,所以加買,等於要多繳一張主約的保費,不見得划算;但若買這種有自負額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因為依現在大多數保險公司的規定,僅接受是該公司原有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保戶投保,因此可以省一張主約保費,而有自負額設計的保單相對便宜,所以可以省荷包。

但南山人壽也提醒,因為自負額醫療險被視為是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的補強版,民眾在規畫時必須注意投保條件的限制。舉例來說,原先投保實支實付醫療險是計畫5、日額理賠5,000元,想加保同公司的自負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必須同樣是計畫5、日額理賠則為1,000元,也就是計畫別必須選相同的數字;若保戶想多加一些保障,買到計畫6、日額1,500元,保險公司是不會承保的,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