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小白必看!這樣規畫最有保障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保險小白必看!這樣規畫最有保障
摘要

1.保險的核心是「轉移風險」,讓意外發生時有經濟保障。新手規畫保險時,應先了解自身需求與擔憂的風險,盤點已有保障,再評估預算,年繳保費建議占年收入10%~15%。

2.投保順序應先以醫療、意外等人身險為主,有餘力再考慮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

對許多人來說,保險是一個陌生又專業、複雜的領域,常常覺得保單的內容是「有聽沒有懂」,但其實對於保險,你只要理解一件事就好,它的核心目的很簡單,就是「轉移風險」,確保你在意外、事件發生時有足夠的經濟保障,減少風險帶來的傷害。

對於剛接觸保險的新手小白來說,第一步不是搞懂保險的商品,而是搞懂自己的需求,從個人需求出發,找出想投保保險的原因、擔憂的風險,再來合理分配預算,選擇適合的險種、建立基礎保障,可以從以下步驟,一步步規畫保險,確保自己與家人能夠安心應對突發狀況。

步驟1:確定保障需求

進行風險評估,考慮自身健康狀況、職業風險、家人負擔等因素。但不是所有的風險都要交付給保險轉移,最好是「必要」、「無法承受」的風險,像是醫療、意外、重大疾病等都屬於較為必要的風險,確認完風險後,再盤點手上曾經投保過的險種,要記得將公司團險或政府勞保等項目也列入,了解已具備的部分,才能計算出保障不足的部分。

步驟2:預算評估

接下來要進行保費預算的評估,建議年繳保費占年收入合理比例在10%~15%,最多不超過20%;如果能力較佳,可選擇年繳保費的方式,因為年繳保費通常比季繳、月繳的保費換算成年繳更便宜,建議先選擇「定期型」保險,避免終身型保險初期保費壓力太大。

步驟3:訂好投保的優先次序

建議先以人身保障為主,例如醫療險與意外險,像是住院醫療險、手術險、意外險與意外醫療險等,有家庭責任者例如有孩子或名下有貸款,可投保壽險補足未來經濟缺口。先把人身保障規畫完之後,有多餘預算,再選擇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

步驟4:避免過度購買、記得定期檢視

保險的目的是轉嫁風險,買的太多也會造成經濟的壓力,所以不要追求高額的保單,保障足夠即可;在投保任何保單之前,先看清保單內容,確認理賠範圍、除外條款、等待期等細節,避免未來理賠困難。最後要記得定期檢視,依人生階段變化如結婚、生子、退休時應調整保單。另外若擔心健康狀況產生變化,在這之前需檢視保單是否足夠,若保險商品有停售或新款,也可比較新舊方案哪一種更適合。

加入中國信託財富管理LINE官方帳號
立即下載最新投資報告,體驗無接觸理財!

延伸閱讀
退休生活新挑戰,迎接人生下半場,可以怎麼做?
用「壽命跑道」算出退休金多少才夠?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