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前陣子,有人向我介紹一位「全日本最會烤香魚」的人物。那個人就是「坑爐茶屋 火處」的老闆綱和彥,每年他都會到新潟長岡及日本各地超過200場的活動現場擺攤, 將長岡出產的香魚推廣到日本各地。當時,我看到綱老闆小心翼翼地,把香魚串插在大坑爐邊。正在炭烤的香魚呈頭下尾上的狀態。據說這樣一來油脂就會滴下去,用備長炭充分烘烤後,香魚就會像炸過一樣變得酥脆,魚頭和魚骨都可以直接吃下去。
綱老闆的笑容,是我這10年來所見過最高級的笑容。那張笑容十分迷人,讓我一下子就成了綱老闆的粉絲。我很好奇,究竟是怎樣的人生讓他擁有如此強大的笑容力量,初次見面當天就花了4個多小時,針對他至今的人生進行詳細訪問。因為在聆聽他的故事之前,我便認為那股笑容力量來自於個人素質。追求個人風格之前,更重要的問題是:自己是否認真地活在「現在」、活在「當下」。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在每天遊手好閒、枯燥乏味的人身上。任何道理都敵不過源自人生歷練的笑容、充滿活力的快樂笑容,這股力量是諂笑難以比擬的。
請各位務必檢查一下自己的笑容
話說回來,我34歲時,曾於DeNA公司上市之前,在他們的辦公室裡跟現任董事長南場智子交談過。當時南場董事長對我說:「太郎,你真的有一股錢的味道耶。真好。跟你合作的話,生意應該能進展得很順利。之後就麻煩你囉!」 在此之前,我並沒有研究過該如何表現,才能讓對方覺得這筆生意「應該會進展得很順利」。聽到南場董事長這麼說後,我才注意到「生意應該會進展得很順利!」有多麼重要。或者也可以說,要在透過話語或資料說明之前,先幫彼此的關係打好基礎。這種時候,如果展露非比尋常的笑容,再搭配上「成功的預感」,那根本就是如虎添翼了。
有些時候氣質比道理更管用要佐證這股預感,你必須明確表示「自己是何種領域的專家」。雖然這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不過只要你在處理日常業務之際磨練自己的專業,就能醞釀出「專業氣質」,而這正是預感的源泉。順帶一提,我的本業是郵購顧問。一般人對顧問的印象,似乎都是「不簽約就不提供資訊」。不過,我不太在意這種事,向來都是秉持大方分享任何資訊的態度受理工作。我也不會要求客戶,想知道更多資訊就得另外付費。只要時間允許,我都會毫不保留地把當時知道的資訊全告訴對方(這是受到習慣事件的影響)。另外,若是有我不清楚的事、不曉得的事,也會老實告訴對方「我不清楚」、「我不曉得」。我一直很希望,自己大方提供的建議,能帶給對方「應該會成功的預感」。
當然有時也會發生,自己覺得這個建議真的很棒,但因為對方尚未達到那樣的水準,反而讓對方認為「這個人到底在說什麼啊」這種失敗的狀況(笑)。就算自己再怎麼大方,對方當然也有自己的要求或條件,假如提供的建議不符合對方的要求,依然有可能得到「無法簽約」這個遺憾的結果。
「塑造個人品牌」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個人什麼話都不用說,只要站在他人眼前,他的背後就會散發光芒,展現出自信的風采吧。我認為最終境界或理想境界,就是成為能夠散發能量,讓他人感覺到「這個人不是泛泛之輩」、「跟這個人合作一定會很順利」的人。無論是愛彼的手錶也好,卡地亞的項鍊也罷,或是湯姆.福特的眼鏡,就算身上沒穿戴這些東西、就算自己一絲不掛,也能讓人覺得「這個人不是泛泛之輩」。希望大家要以這樣的境界為目標。塑造明確的個人品牌,讓他人知道自己是什麼人、是何種領域的專家固然重要,不過請各位別忘了,還有一種境界是只憑散發出來的氣質,就能讓人一眼肯定自己。隨著年齡增長,「氣質」變得比道理更加管用。建議各位不妨重新明確地訂出自己追求的個人形象吧! 此外還要時時思考,實現這種個人形象需要什麼東西。
跟著這樣做!學會展露能讓人覺得「這個人好像很快樂!」的笑容。訂出「理想中的自己」形象,培養符合這個形象的氣質!
書籍簡介_養富:學有錢人的習慣,儲蓄未來20年的自由人生
養富:學有錢人的習慣,儲蓄未來20年的自由人生
原文書名:億万長者のすごい習慣
作者:岡崎太郎
譯者:王美娟
出版社:台灣東販
作者簡介_岡崎太郎(Taro Okazaki)
1970年出生於福岡縣。現為郵購顧問,以及IT Management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在金融業及健康食品業等多家企業任職,20幾歲轉行從事郵購業,短短2年就從知識與業績全無的狀態,拚出月營業額1億日圓的成績。
兩度達成股票上市的目標後,便轉型為郵購顧問自立門戶。截至目前為止,已開發出超過120項商品。客戶不乏大企業的郵購部門與郵購公司,此外也積極地在日本各地舉辦演講與講座。
於國內外遇見的億萬富翁多到數不清,與他們交流時發現了不少特殊習慣,遂將蒐集億萬富翁的特殊習慣當成人生志業。
著作有《20歲的幹勁!出錯,你才會出色!》(大樂文化)、《每天只要3分鐘 實現「夢想」的筆記》、《「三分鐘熱度的人」也能靈活運用的手帳術》(以上皆為暫譯,フォレスト出版)、《致找不到「夢想」的人 改變人生的簡單習慣》(暫譯,青春出版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