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上星期,美股的急速下跌,讓許多朋友再度哀鴻遍野。
不管是作美股也好、台股也罷,陸股也相當慘烈...
再度印證了美國打噴嚏,全球重感冒的慣例。
道瓊工業指數這五個交易日,
從26447跌到25340,共跌掉了1107點,
跌幅4.19%。
如果從本波的最高點,也就是上上週的26952計算,
則是跌掉了1612點,跌幅5.99%。
科技類股的那斯達克跌更慘嗎?
上週那斯達克跌幅3.22%,
如果從歷史高點來計算,跌幅為7.04%。
也就是說,投資人可能買到的是強勢股或弱勢股,
不過你持有大盤ETF的話,之前漲了這麼多年了,
即使是「2018年第一天才開始進場買」。
你都是獲利的。
那大家為何要哭天搶地?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你持有的不是大盤ETF,而是自己挑選的股票
第二、你挑選的股票是弱勢股,弱於大盤
十年期美債殖利率持續攀升導致恐慌?
這回下跌的主因是「十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超過年初前高」,
這數字一度來到了3.26%。
在上週專欄文章中已經提過,
美國公債一向是金融市場的定錨,
也是眾所皆知的「無風險利率」,
基本上美債如果違約,大部份金融業者都可以關一關了,
金融秩序可能也要重新改寫。
這麼穩定的東西,殖利率居然來到了3.26%,
這讓人不禁惶恐,會不會吸引很多資金拋棄股票改買國債,
因此造成股市開始下跌?
對台灣人來說熟悉的是股市,而不是債市,
但是債市的規模是股市的數十倍之大,
也就是說操作股市的那些大型基金法人,
不行也不能視而不見債市的存在。
雖然Fed未來升息的腳步還是進行中,
這就代表你買進債券,將來可能要面臨債券的跌價損失。
(當然你持有到期就沒有虧損的問題。)
不過無風險利率拉高的情況下,
對股票的預期報酬率就必須拉高才會去投資,
這就像是如果你預期買進一檔股票要冒風險才可能賺5%,
但是銀行定存就給你4%,你可能就不會想去投資了。
雖然氣氛好像一片慘淡,
就如同前面所述,美股整體大盤不管是道瓊、那斯達克兩者都還是上漲的,
或者S&P500年初至今也還漲了3.4%。
所以離真正的「空頭格局」還有一段,
畢竟S&P500連年線都還沒碰到。
依照傳統的股市定義,
熊市標準是從最高點開始回跌20%以上,這樣才算是熊市;
要不然就是要跌破年線,這也是邁入熊市的重要觀察指標。
即便周遭已經有許多朋友轉為空方,
我仍建議短空即可,
應該還是要視為長線拉回的修正去看待比較適當。
當然,我們沒人能準確預測未來,
好在,我們也不需靠預測才能在市場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