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繳2千擁有2千萬理賠!最適合40歲以下年輕人的投保法:兩種保險根本不必買

「效率理財與生活」
效率理財王,大學保險系畢業,但沒當過一天保險業務員。喜歡旅行、閱讀、關懷流浪狗。
部落格2011年成立,累積200多篇理財文章。三大主題:應備存款、指數化投資、純保險。針對上班族一生會遇到的理財問題:存退休金、醫療費、買房、買車、旅遊等,推廣「投入最少的時間、金錢」,達成「最有效率」的投資成果及保險保障。
節省下來的時間與金錢,留給更重要的家人及自己。截至2018年止,與太太共同旅遊10個國家,包括21個城市,最遠的是冰島。

官方網站:http://selfinsurance1911financenote.blogspot.com/
臉書:效率理財王

保險 理賠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本文介紹,已畢業出社會,20歲到40歲無子女的青年上班族,應該如何聰明規劃保險。

除了上一篇文章介紹的應備存款,20歲到40歲的無子女青年,還需要有應該準備的保險。這又可以分成,有孝養父母責任,還有不必孝養父母,兩種狀況。各舉一例說明如後。

應備保險狀況一:有孝養責任

某甲,31歲女性,未婚無子女,無任何負債,父母年約60歲,每月給父母孝養金共8,000元,交通工具:自行開車。

應備保險1:兩張定期壽險(階梯式壽險),
(1)保額150萬,30年期,年繳保費約7千元;
(2)保額150萬,15年期,年繳保費約4千元。

前15年,年繳保費約1萬1千元;後15年,年繳保費約7千元。詳見下圖(圖表可點擊放大):

說明(1):估算孝養金

父母年約60歲,目前國人平均餘命是80歲,假設未來醫療更進步,父母可以活到90歲,那就是還需要再給父母30年的孝養金。這樣總共就是288萬元(每月8,000元*12個月=9.6萬/年,9.6萬*30年=288萬),取概數300萬。

說明(2):兩張保單

保額150萬,30年期,年繳保費約7千元:
繳費30年,保障30年,這期間被保險人某甲死亡,保險公司就給付150萬元給其指定受益人,也就是她的父母。

保額150萬,15年期,年繳保費約4千元:
繳費15年,保障15年,這期間被保險人某甲死亡,保險公司就給付150萬元。

上述兩張保單的重疊期,是被保險人某甲31~45歲時。這段期間,若某甲身故死亡,兩張保單都會各自理賠150萬元,合計300萬元給她的父母。假如某甲在46歲到60歲之間死亡,她的父母會拿到150萬的壽險理賠。

說明(3):兩張保單的理由

為什麼不投保一張「30年期,300萬」的定期壽險就好呢?

如果壽險保障是免費的,當然越多越好。但這是不可能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每一元的壽險保障,都需要繳保費,在這樣的情況下,保額當然要精確估算。

因為,隨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某甲比父母提早死亡的「未了責任」會越來越少。比如,她46歲時身故死亡,屆時只需要留150萬元,就足夠支應父母到90歲的孝養金。

保障金額太多,是浪費保費。
保障金額太少,問題沒有解決。
保障金額剛好足夠、不多也不少,是最有效率的保險規劃。

上述假設,用父母活到90歲來估計,比現在平均壽命多十年,已經算是充裕的保障金額規劃了。

低保費+「高」保障 VS 高保費+「低」保障

90%以上有買保險的台灣民眾,都優先購買高保費+低保障的「終身醫療險」,年繳保費好幾萬元;或者,買高保費+低保障的「儲蓄險」,年繳保費數十萬元。

這樣的購買順序錯了。萬一被保險人身故了,「終身醫療險」跟「儲蓄險」能賠多少錢呢?10萬,30萬,還是50萬?要知道,保險這種工具,它的本質是「保障」。

兩張定期壽險,理賠高達「300萬」,一年保費大約只要1萬1千元而已。「便宜又大碗的」不先買,偏偏先去買「很貴又小碗的」?真的是本末倒置。

(關於壽險,還可以參考:誰需要保險,誰不需要?定期壽險VS終身壽險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