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彭博公布的十大富人排行榜,貝佐斯擊敗了捐款花錢無數且沒有繼續工作的比爾蓋茲,成為新一代世界首富,資產達 1,510 億美元。早在 20 年前,他就預見了未來:人們將靠著點一點滑鼠就買到任何東西,傳統商店也因這些轉變而需要轉型。就是這樣的未來,讓他開創了一間線上賣書的網站亞馬遜(Amazon),並從線上賣書逐步切入電商領域,成為世界電商龍頭之一。
如果說孫正義被稱為時間旅行者,或許我們可以稱貝佐斯為「夢想實踐者」,他不像孫正義有準確的投資眼光,而是有將夢想實現的戰略性眼光與行動能力。據說 3 歲時,他就已經拿著螺絲起子拆自己的嬰兒床;高中畢業演講,他說自己夢想在外太空建立殖民地──當時正是美國與舊蘇聯冷戰期間展開太空競賽的時期。
對太空與《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的熱愛,讓他一直都在做太空夢,甚至長大成名後,還願意在新的電影《星際爭霸戰:浩瀚無垠》(Star Trek Beyond)擔任小配角。在普林斯頓大學拿到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位後,決定進入紐約對沖基金,但 30 歲後看到網際網路的商機,因此毅然決定辭職創業。
他在 2010 年於普林斯頓大學的演講說到:「我決定放手一搏,失敗並不會讓我覺得懊悔,我反而認為如果不去做,一輩子都會因此難過。」
亞馬遜,電商巨擘的源頭
當初會取名為亞馬遜,是貝佐斯翻閱字典後,覺得這個字不但 A 開頭排名比較前面,還是世界第一長河,與他想開創的「世界第一」公司形象不謀而合,因此決定使用 Amazon 為公司名字。2000 年網路泡沫年,亞馬遜的標誌出現 A 到 Z 的形象,象徵什麼東西都可以在 Amazon 找到。
註:根據 Y Combinator 專訪亞馬遜第一個程式設計師,當時還未被 IE 打垮的網路瀏覽器領頭羊 Netscpae 曾將亞馬遜放在推薦中,同時也因為是 A 字母開頭的關係,曝光度因此大大提升,當時所謂的搜尋引擎跟現在相比還很簡陋,所謂個人化搜尋也是在 Google 出現後才流行,因此亞馬遜使用 A 開頭的字母對初期亞馬遜來說,宣傳上大有幫助。
1997 年上市對貝佐斯至關重要,亞馬遜已連 4 季營收翻倍,需要更大的力度支持,以「最大的書店」為目標,上市集資募得 5,400 萬美元,也讓亞馬遜成功往更多領域邁進。亞馬遜在 5 年內,營業額從 50 萬美元飆升到 16 億美元,時代雜誌在 1999 年將他選為封面人物,稱其為「電子商務之王」。
以長期戰聞名的發展策略
貝佐斯一直以來就以「長期策略」聞名,這點也從亞馬遜創業後一直延續到現在:公司不以短期利潤著眼,而是從各方面往更多領域蔓延,包括初期免費送貨(補貼戰的老祖宗之一)、雲端服務 AWS、花費數年開發電子書 Kindle 系列、自動化貨物倉儲等,甚至現在著眼無人商店 Amazon Go 等,即使這幾年亞馬遜利潤有高有低,但股價卻長年勁升,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貝佐斯的戰略眼光。
創立 24 年後,公司市值超過 8,500 億美元(2018 年 7 月底止),與蘋果市值尚有一段差距,但也被認為是下一個足以角逐兆元美元市值的公司。目前亞馬遜擁有超過 57 萬名員工,為無數第三方電商提供物流、倉儲、貸款、銷售等平台,同時雲端服務也有大量企業用戶,幾乎可說是目前雲端服務的領導者。
當然貝佐斯也有其他業務盤算,包括目標為普及化太空旅遊的 Blue Origin、華盛頓郵報等,相較於另一個衝動型創業家伊隆‧馬斯克而言,貝佐斯盤算的未來一直都是以太空為目標,現在他已逐步具備了實現這個夢想的能力。
但跟隨天才的腳步,平凡人很多時候都只能仰望,難以追隨。
凡人終究成為棄子?
紐約時報於 2015 年開始報導亞馬遜員工的血汗與非人待遇,從此以後亞馬遜對待基層員工差勁的名聲與報導,也開始在網路散播與討論,甚至於全球各地都有相關抗議聲浪──包括義大利與德國都有亞馬遜罷工事件,同時還有壓榨供應商、阻止員工組織工會等。去年亞馬遜表示想在西雅圖之外另尋第二總部,雖然各地政府都覬覦亞馬遜可能帶來的稅收前景,但也有許多人因為房價可能飆漲、員工待遇等問題抵制亞馬遜進駐。
美國現任總統川普也對亞馬遜相當不滿,稱亞馬遜有「巨大的壟斷問題」,收購華盛頓郵報是因為貝佐斯需要「華盛頓的政治家不對亞馬遜動手」;最近也在 Twitter 抨擊亞馬遜的自動化進程與避稅手段,傷害了美國的經濟與工作,貝佐斯在川普當選前就曾與川普就相關問題隔空交火。事實上,亞馬遜也在全球採取各種不同的避稅手段,2017 年歐盟甚至直接認為亞馬遜賣書的合約過於壟斷化,逼亞馬遜承諾往後合約不再有壟斷市場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