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就來推論萬一高收益債成了金融風暴的中心,事情會變怎樣吧!
高收益債的崩盤一定要有導火線,最可能的因素大概就是通膨比想像中的嚴重,縮表與加速升息的壓力導致銀行開始緊縮銀根(聯準會縮表在即,高收益債該賣出了嗎?(上) ),請問各位,銀行縮銀根的對象會是財務狀況良好的公司,還是發行高收益債的公司呢?一定是高收益債公司吧!
緊縮的金融環境勢必會使得景氣開始反轉,生意開始變差,背負高額負債的公司對於景氣衰退的抵抗力也比較差,這時候經營與資金壓力同時來臨的話,違約風潮便會慢慢展開。因為只要一有違約,銀行會更緊縮銀根,產生所謂的惡性循環,直到聯準會開始寬鬆救市,市場信心慢慢回復為止。
這不就是一般的景氣衰退的過程,哪有不一樣的地方?就算上次金融風暴,高收益債也是一年就能漲回來,我忍過去不就好了?但我認為若下波風暴的主角是高收益債,事情就沒有想像的這麼簡單。
2008金融風暴的主角為金融業與房地產,高收益債的大跌可以說是被帶衰,是冤枉的,因為當時的流動性出了問題,所有能變現的金融產品能賣則賣,高收益債的賣壓多來自此,而且銀行本身資金都不足了,怎麼會有錢繼續借給評等差的公司?因此聯準會只要大量的提供低成本資金給金融業,便可以解決流動性問題,所以反彈速度就很快。
當時的情景比較像是銀行沒錢借,而不是不願意借。但如果狀況變成銀行有錢,但不願意借呢?高收益債萬一成了風暴主角,銀行願意借錢援助,投資人也願意持續買單嗎?若沒有,你還能期待高收益債能夠快速反彈?
信用風險的危機不比流動性風險,要回復信心的時間,究竟要多長,就得看風暴有多大。
那高收益債會變成風暴主角嗎?可能性是有的,因為低利環境時間太久,高收益債公司有很大的誘因增加負債,投資人也偏愛風險與高息投資,一拍即合,使得高收益債的發行量一定比2008時高出許多。這可能會有兩個問題:
一、單一的公司負債比會不會太高?或許景氣好的時候看不出來(因為有賺錢,股東權益增加,負債比就會下降,而因為有賺錢,利息保障倍數看起來也很安全),但景氣不好的時候,過高的槓桿,獲利下降會導致利息保障倍數(衡量賺的錢夠不夠償還利息)大幅下降,進而導致虧損的話,負債比便會提高,再來就是被降評等,最差狀況就是違約。若大多數公司在這段時間都大量增加負債的話,未來的風暴也會越大。
二、再來,最近幾年高收益債的投資人很多人不了解背後其風險,萬一風險來了,多殺多的賣壓(包含ETF)會遠比過去慘烈,就比如在電影院失火了,一百人與一千人要逃出的狀況是不同的。因此,只要未來金融環境的緊縮到這些高收益債公司受不了的時候,就會是風暴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