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別再催我生小孩了!都是補貼生育,日本砸5千億,台灣只肯花65億...不生要怪誰

台灣最大國際商品部落格主編,曾任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財訊雜誌、今周刊、天下雜誌、非凡周刊等媒體特邀財經作者。專長為全球人口結構分析與統計、各國總體經濟和趨勢分析、波浪技術分析、全球外匯系統、美股ETF商品操作。著有《看線圖輕鬆賺外匯》、《看線圖高效率賺外匯》、《自主投資之鑰》。
個人部落格:http://blog.moneydj.com/joe/

因為農業產生的經濟效益非常有限,已開發國家都是服務業為主,工業為輔,農業比重則相當低,因為全球糧食生產效率已大躍進,以美國為例,美國農民不過220萬人,動力只佔美國全國勞動力的1.6%,農業產值占GDP約1%,但美國卻是全球最大農業生產國,因為極高效率的自動化和機械化生產,不僅可以取代大量人力,農業產能甚至還更大,以前人們生得多,不是因為熱愛小孩,而是撫育幼童長大,就能產生勞動力,生越多,生產力越高。

但到21世紀,高出生率已不等於高經濟產出,因為人類透過自動化和機械化生產,搭配高效率的管理制度,生產力達到巔峰,農業人力需求早已飽和,扶養新生兒長大至少15年的扶養成本越來越高,對20〜35歲世代來說,自己要過生活的勞動成本都相對高了,沒必要再多生扶養成本比自己還更高的新世代。

50年前,人們會為了增加家庭勞動人口,多生幾個小孩,現代年輕世代,自己多學一項技能或增加生產力,生產力提升效率絕對遠高於多生一個小孩。

無法減緩經濟壓力,少子化問題只會持續惡化,所以瑞典、日本、法國、德國花在解決少子化的成本相當高,邏輯很簡單,只要社會福利在各方面的補助,讓適合生育年齡的家庭,覺得扶養小孩對原本生活不會產生太大壓力,甚至是生越多賺越多,那麼自然會願意提高生育率。

以台灣為例,如果政府把預算提高十倍,每個家庭撫育一位小孩每月補助至少2萬,搭配很完善的公立托育制度,少子化問題絕對能緩和下來,不要以為這樣的數據很誇張,很多已開發國家經過人口換算,他們就是用這種補助火力,效果才能出來,對個別家庭來說,巨額補助和降低婦女重返職場的適應難度,這樣生育小孩就有經濟效益了,有經濟效益,大多數人自然會去執行。

法國、德國、丹麥、芬蘭、瑞典、英國都有直接補貼生育和扶養的支出,有些則是補助有薪假,有些則是扶養越多小孩,可獲大量減稅優惠。他們的思維就是,家庭顧慮經濟因素而不生小孩,就補貼錢,家庭顧慮時間因素而不生小孩,就提供有薪假,但國家付出這麼多資源,挽救少子化,真的值得嗎?

當然值得,對於民間消費比重越高的國家,現在花錢補貼,這些國家幼苗未來長大以後,逐漸會扛起國家的消費和生產,成為重要的經濟支柱,人口結構維持穩定,經濟和稅基人口較高機率可以維持穩定,同時可以舒緩人口結構上,扶養比重太高的壓力,對國內的就業市場也會有正面幫助。

一個國家越積極解決少子化問題,能獲得的人口成長,不只是原本的國民生育提高,海外移民也可能被吸引過去,對國家長遠發展不是壞事,從德法案例來看,大量補貼政策,不會讓國家走衰,相反他們會維持在歐元區的國力優勢。

延伸閱讀:台灣送育兒百寶箱被罵翻》看看法國,豪砸4千億做5件事,成功搶救出生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