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下76%報酬的冠軍操盤人:我用3張表,找到買了不用管、偷偷漲10倍的股票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基本上產業大多有季節性淡旺,所以普遍採用年增率作為衡量基準。但是對於景氣由谷底向上,或新興的明星產業(處於成長期),我們就偏好以月增率作為衡量基準。

當然,只要是一家公司能夠維持月增率的連續成長,通常股價就會有很好的表現。若是月增率的幅度還進一步逐月增加,鐵定是一支飆股。

雖然,營收和獲利之間不一定成等比例,不過季報每三個月才會公告,營收則可以逐月追蹤。所以我們會先假設公司的獲利和營收是同方向,等到季報公告,再與獲利數字做連結修正。所以,營收公告前後與季報公告前後,股價都容易出現較大波動。

比如聯發科(2454)在2007年11月1日的法說會公布第三季財報,雖然數字不錯,但是對第四季預期營收下滑10%至12%,毛利率也將滑落1%至2%,結果次日起連續以三根跌停板回應。

當然也有正面的例子,如原相(3227)在2006年10月底公告第三季財報,結果毛利率由第二季的37%大幅提升至42%,從此股價展開新一波攻勢,從255元上漲至596元,不到半月漲幅便達133%。

二、營業成本

營業成本指的是原物料加上直接人工的部分,把營收扣除營業成本就是毛利。通常我們會進一步算出毛利率,觀察毛利率的變化作為評估重點。

在相同的產業裡,如果是毛利率較高的公司,且營收規模沒有相對較小,表示這家公司的競爭力強,成本結構或品質較佳。

一般而言,當產業在成長期,領導廠商較能享有這種優勢,像是過去華碩(2357)在主機板的毛利率,就比同業高5%至10%,以生產筆記型電腦為主的廣達(2382)也是。

不過要注意到,當產業成熟化後,或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減緩,這時候領導廠商和二線廠的毛利率差距,就會開始縮小,這是在解讀毛利率時要注意的地方。

一般來說,資訊、電子產品生命週期短、售價下滑速度快,所以廠商若能維持穩定的毛利率,即表示成本結構控制得不錯。如果毛利率不跌反升,主要原因多來自新產品效益,或企業轉型創造出來的效益。所以當公司對外宣稱新產品推出,或著手於企業改造,檢視毛利率的變化就是一個很好的指標。除此之外,改造的成效也可能反映在節省營業費用上。

三、營業費用

這個科目主要是由研發、管理、銷售等費用組成,理論上前者應該維持一定比重,後兩者要隨著營收規模提高而降低比重。若是呈等比例成長,則表示管理效率不彰。在IC設計產業,主要的費用來源就是營業費用,如果營收可以衝高,獲利就可以大幅提升。

四、營業外收支

如果這個項目裡,有很大的損益金額在裡面,投資時就要小心。若是因為匯兌導致盈虧數字很大,表示公司的匯兌風險不小。如果是來自子公司的認列,表示財報的透明度有問題,最好找來合併報表,還原公司實際狀況。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