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大國際商品部落格主編,曾任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財訊雜誌、今周刊、天下雜誌、非凡周刊等媒體特邀財經作者。專長為全球人口結構分析與統計、各國總體經濟和趨勢分析、波浪技術分析、全球外匯系統、美股ETF商品操作。著有《看線圖輕鬆賺外匯》、《看線圖高效率賺外匯》、《自主投資之鑰》。
個人部落格:
http://blog.moneydj.com/joe/
而2008年次級房貸爆發時,情況最嚴重的房地產貸款項目,到了2017年已非常健康,美國家庭背負房貸,相對於家庭收入的比重只有14.2%,這是1977年以來的相對低水平,大幅低於19.4%的平均值,債務負擔佔個人可支配所得比重只有10%,一樣是近40年來的相對低點。
美國家庭對房貸的負擔壓力,可以說是相對低,不過考量近年來美國人以租代買,房貸壓力相對低,如果美國人未來購屋需求有明顯增加,房貸償還的壓力才會明顯上升。
另外,美國人債務狀況的法拍帳戶數量和破產人數,也是重要指標,2007〜2009年間,美國消費者面臨法拍的人數持續增加,2010和2011年則進入破產高峰,後來隨著美國實體經濟好轉,房價止跌回穩,破產和被法拍的人數終於落底。
即使美國聯準會未來數季仍會持續升息,提高融資貸款成本,破產和被法拍人數勢必會再增加,但全美國要出現財務狀況嚴重惡化,甚至引起大規模景氣蕭條,至少也要2〜3年的時間。
2018年以前,人們無須過度擔心美國經濟惡化,因為民間消費占GDP約68.5%的美國,只要民間消費穩定成長,那麼經濟問題就不大,而美國民間債務仍屬健康,所以不會傷害民間消費,美國證券市場暫時沒有泡沫的風險。
作者簡介_Joe

台灣最大國際商品部落格主編,曾任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財訊雜誌、今周刊、天下雜誌、非凡周刊等媒體特邀財經作者。專長為全球人口結構分析與統計、各國總體經濟和趨勢分析、波浪技術分析、全球外匯系統、美股ETF商品操作。著有《看線圖輕鬆賺外匯》、《看線圖高效率賺外匯》、《自主投資之鑰》。
個人部落格:http://blog.moneydj.com/j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