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別人怎麼看我,是「別人的問題」
大家來到廟裡時,會想知道該捐多少香油錢吧。當我被問到該捐多少錢比較好時,我的回答是:「別問吧。萬一我說一百萬怎麼辦?心意到就行了。」
人跟人相處,也會想知道對方的想法。若是問到我對你的看法,我也會笑著做出相同的回答。
「別問吧。如果我說我不喜歡你,怎麼辦?」
撇開情侶或是靠人氣吃飯的藝人不談,有些人與他人往來時,非常在意對方對自己的看法,原因不只是希望對方覺得自己好,更不希望對方覺得自己不好。
沒有人想被別人討厭。但是,別人怎麼看我是別人的問題,我們無法控制對方的心。
有人想控制對方的心,於是極盡諂媚之能事,奉承阿諛,逢迎拍馬,以可愛幽默的姿態討人歡心,然而勉強當好人,到頭來卻只落得身心俱疲。
我到中學為止一直都是這樣,除了讀書沒有其他該做的事,也沒有想做的事,人生意義只有一個,就是成為一個好人、有趣的人。
長大成人後,自從找到僧侶這個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便不再努力使別人不討厭我,也不再努力使別人喜歡我,但求問心無愧,勝過他人對我的評價。
也因此,我不再介意別人怎麼看我。
當然,我覺察得到別人對我的看法,但這也僅止於對方可能不討厭我,或可能不喜歡我的程度。換言之,我可以不必一片片剝下花瓣,來猜測「他喜歡我」或者「他不喜歡我」。
不討厭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討厭,硬要在喜歡和討厭之間擇一的二元論思想,對世間一切人事物的看法會流於僵固。
極度在意他人對自己看法的人,可以試著找到想做的事,努力去完成。
對金錢沒有安全感,實情是……
在電視的街頭訪問中,若問到:「現在最想要什麼?」最多人會回答說是:「錢。」我每次聽到這個回答時,心裡都會嚇一跳。
我想,我應該會回答:「我想要內心安定」或「幸福」吧。當然,人想要的東西各不相同,但我比較擔心的是,金錢僅僅是種手段,但卻成為人最想要的東西。
這就好像有個人想拿一件擺在高處的東西,如果問他現在想拿什麼,他卻回答:「梯子」一樣。
如果把獲取的手段當成目標,就是倒果為因了。
舉例來說,和尚的目標明明是開悟,每天卻只熱中把頭髮剃得光溜溜。研究怎麼剃頭最好、調製什麼保養品來緩和剃完頭後皮膚的刺痛感,剃完頭後滿足地說:「啊,今天剃得光光地,也沒有刺痛感,太舒爽了!」
卻沒有覺察到,真正的目標「開悟」已經不知消失到何處了。
佛教認為,為了不發生這種情況,最好不要坐擁財富。
因為佛菩薩知道,人擁有財富後多半只會愈要愈多,開始對金錢產生執著。
回到錢的話題上。錢是生存必要的手段。